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小藥箱非處方藥大盤點

家庭小藥箱非處方藥大盤點

為了讓媽媽做好家庭保健, 大病到醫院, 小病自己看, 本文將介紹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自我藥療, 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非處方藥, 也稱OTC藥品, 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治療輕微的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 不是所有症狀, 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診斷, 自我用藥”的。 同時也要認識到, 包括非處方藥在內的所有藥物都有某些副作用。

如何正確選用非處方藥品?

自我判斷症狀。 通過自己獲取的資訊和擁有的常識, 對自己的症狀進行自我判斷, 如您自覺鼻塞、咽痛、周身不適、體溫高於正常,

Advertisiment
您可能會判斷患了“感冒”而自行選用抗“感冒”的藥物。

正確選用藥品。 可查看所購藥品詳細使用說明書, 也可在購買時向藥師詢問。

查看藥品包裝, 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不要購買包裝破損或封口已被打開過的藥品, 更不要購買過期產品。

使用時詳細閱讀說明書。 嚴格按說明書中標示的劑量使用, 切不可超量使用, 一定要看說明書中注明的禁忌藥。 如果您有說明書中所列禁忌症, 切莫饒幸使用。 還要注意藥物說明書中的注意事項, 如服藥時應禁食的東西服用時間, 服用方法等都要細細讀懂。

注意保管好藥品。 通常需放置陰涼乾燥通風處。 有些需放置低溫處的一定要遵照要求放置。

自我藥療3天后症狀仍不見緩解或減輕,

Advertisiment
應及時看醫生。

藥品不要放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

並不是一天24小時都可隨時隨地買到藥品, 而患病卻不分時間。 尤其是深更半液患病, 就更是麻煩, 臨時購買藥品, 很不方便, 最好是家中備些常用藥品。 備什麼藥好呢?

感冒藥

感冒是由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急性☆禁☆感染。 主要症狀為鼻涕、噴嚏、鼻塞、乾咳、咽痛等症。 對感冒的治療主要是解除鼻充血, 減少鼻分泌物, 減輕發熱、頭痛等症狀。 服用感冒藥一周仍不見好轉應看醫生。

可備用的感冒藥有:複方金銀花沖劑(口服液)、利咽解毒沖劑、複方感冒靈(清)、維C銀翹片、康泰克(適用于年長兒)、小兒速效感冒片(顆粒)等藥。 大多是複方製劑。

Advertisiment
成人使用的感冒藥不要用於小兒。

感冒藥服用方法簡單, 一般按說明書服用。 症狀重、體溫高交到醫院就診, 排除其它疾病。

抗菌藥

抗菌素一般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小兒常用的有青黴素類, 如阿莫西林、阿莫仙青黴素、V鉀片等, 這類藥給患兒初次使用時應注意過敏反應, 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 其次是頭孢菌素類, 如欣可諾, 歐意等。 使用此類藥也應注意過敏反應。

不適用於嬰幼兒的抗菌素, 大環內酯類, 如紅黴素、羅紅黴素、利菌沙、嚴迪等。 這類藥不適於用於嬰幼兒, 其它如磺胺類(如複方新透明)、氨基糖甙(如慶大黴素), 不適用於小兒。 若有必要使用, 應在醫生指導下。

使用抗菌素時應注意:

有的父母當小兒患病, 尤其是發熱的,

Advertisiment
心急如焚, 恨不得一下治好, 往往是頻繁更換抗菌素。 甚至早晨服一種, 中午又換另一種結果是哪種抗菌素也達不到抗菌作用。 一般情況下抗菌素應使用3天, 如無效再更換另一種頻繁更換抗菌素, 不但起不到有效殺菌作用, 還容易產生耐藥性。

服用任何一種抗菌素, 都應在飯店, 儘量不空腹服用。

一些酶類製劑應與抗菌素間隔一段時間如乳酶生、乳酸菌素片、整腸生、麗珠腸樂等應與抗菌素間隔至少2小時。 純中藥製劑一般空腹服用, 與抗菌素間隔1-2小時。

不要長期作用抗菌素。 有的父母帶小兒看病, 醫生開據處方。 小兒病程遷址。 如咳嗽, 父母就自行給小兒服用醫生曾開據的處方藥。 有的服用長達半月, 甚至一個月。 長期服用抗菌素會造成菌群失調,

Advertisiment
白細胞下降等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