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常備非處方藥

剛出生的寶寶, 體制比較弱, 對外界的抵抗力也比較差, 是不是一有什麼症狀就要去醫院呢, 其實也不儘然, 只要家庭護理做的好, 常備一些藥, 當寶寶有輕微的不適時, 也就不用慌張地跑醫院了。

當然, 家裡備的藥只能用在寶寶病情較輕時, 一旦病情變化或加重, 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 以免延誤病情。

1、寶寶發熱、咳嗽並有痰鳴, 或腹部脹氣而不思飲食, 或煩躁易驚, 夜寐不安時, 可服用珠珀猴棗散。

100天內的寶寶每次服用1/3瓶, 每日2-3次。

1歲以下每次服用1/2瓶, 每日2-3次。

1-4歲每次服用1瓶, 每日2-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

Advertisiment
每日2-3次。

小編提示:平時每週服1-2次, 可保平安, 這種藥也可溶解於牛奶、果汁、稀飯內服用。

2、寶寶身體瘦弱、消化不良, 並伴食欲不佳時, 可服用兒康寧糖漿。

每次服用10ml, 每天3次。

3、寶寶厭食、貧血、慢性腹瀉、遺尿、夜啼時等, 可服用醒脾養兒顆粒, 它具有醒脾開胃、養血安神的作用。

1歲以下每次服用1袋, 每天2次。

1-2歲每次服用2袋, 每天2次。

6歲每次服用2袋, 每天3次。

7-14歲每次服用3-4袋, 每天2次。

小編提示:溫開水沖服, 感冒、咳嗽、發燒的寶寶忌服。

4、寶寶患上非感染性腹瀉、體弱面白、大便次數增多、便稀並氣味臭穢, 含有不消化食物, 或有時成蛋花湯樣, 伴有腹脹、睡眠不甯時, 可服用脾可欣嬰兒健脾顆粒。

1歲以下每次服用1g, 每天3次。

1-3歲每次服用4g, 每天2次。

4-7歲每次服用8g,

Advertisiment
每天2次。

服用止瀉藥時應注意:

小兒腹瀉是兒童常見病, 多發病, 如不及時治療可因脫水, 中毒等而危及患兒生命。 所以, 不能忽視小兒腹瀉, 特別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 長期遷延腹瀉。 應及時看醫生。 注意補充水、電解質, 不提倡饑餓療法治小兒腹瀉, 以免造成小兒營養不良。

小兒腹瀉病的飲食治療和護理有時比藥物還重要, 要加強綜合治療。

不要忽視口服補液鹽的作用。 小兒腹瀉丟失大量水、電解質, 口服補液鹽可補充之。

如沒有確切的感染證據, 不要濫用抗菌素, 以免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而加重腹瀉。 嚴重者導致黴菌性腸炎。

不要來用肌注藥物的途徑來治療小兒腸炎。

如果小兒無嘔吐, 能順利喂給口服補液鹽,

Advertisiment
病情較輕, 無明顯脫水, 儘量口服補液, 以免因群脈劑補液給小兒帶來痛苦和不便。

5、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 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 每天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 每天3次。

2-4歲每次服用 15ml, 每天3次。

大於5歲每次服用20ml, 每天3次。

6、寶寶貪食受涼後, 引起肚腹脹滿、噁心嘔吐、煩躁口喝, 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 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 每天2次。

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 每天2次。

小編提示:最好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7、寶寶停乳、停食, 或腹脹、腹痛、大便秘結時, 可服用一撚金膠囊。

1歲以下每次服用1粒, 每日1-2次。

1-3歲每次服用2粒, 每日1-2次。

4-6歲每次服用3粒, 每日1-2次。

小編提示:也可以溶解於牛奶、果汁內給寶寶服用,

Advertisiment
味道更好。

8、寶寶因積食引起腹脹嘔吐、啼哭不安、厭食納差、大便秘結時, 可服用四磨湯口服液。

新生兒每次服用3-5ml, 每天3次, 療程2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