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常用藥-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治療急性腹瀉脫水有優異療效的藥物, 處方組成合理, 價廉易得, 方便高效, 其糾正脫水的速度優於靜脈滴注。

基本資訊

簡介

口服補液鹽是世界衛生組織1967年制定的配方, 其成分是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和葡萄糖20克, 加水至1000毫升後飲用, 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和秋季腹瀉引起的輕度及中度脫水。 口服補液鹽應用不當會加重病情, 甚至導致不良後果, 其原因在於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腸炎患者的消化道粘膜有炎性水腫, 吸收功能很差, 短時間內大量快速服用補液鹽,

Advertisiment
不但難以吸收, 而且會促使胃腸蠕動加快, 引起吐瀉加劇, 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加重。 所以, 口服補液鹽雖有許多優點。 但也不能濫用。

功能主治

該品對急性腹瀉脫水療效顯著, 常作為靜脈補液後的維持治療用。

1、此療法不單適用於醫療條件較好的城市, 適宜於邊遠地區的。 在世界範圍內, 口服補液鹽療法的推廣應用每年可挽救數十萬患者的生命。

2、該品雖為口服製劑, 但同樣強調含量準確、配製方法及使用方法之規範。 在通常情況下, 口服液體製品主要強調主藥的攝入總量, 如某液體藥劑, 每次要求口服10%溶液15ml(主藥1.5g), 若改用5%溶液30ml或20%溶液7.5ml以水服下亦可。 但作為口服補液鹽而言則不可類推, 其含鹽類不僅應準確, 添加的葡萄糖也並非可濃可淡,

Advertisiment
配製量及加糖量應力求準確。 口服補液鹽配方為:氯化鈉3.5g, 碳酸氫鈉2.5g, 氯化鉀1.5g、無水葡萄糖20g, 加水1000ml。 其內含水電解質為:鈉90mmol/L, 鉀20mmol/L, 氯80mmol/L, 碳酸氫鹽30mmol/L, 葡萄糖111mmol/L。 口服單純鹽水能引起水瀉, 3%以上的葡萄糖溶液也能引起滲透性腹瀉, 就是過去口服補液鹽不成功的原因。 20世紀60年代初, 基礎醫學研究證實, 1%~2.5%的葡萄糖能促進水和鈉最大限度吸收。 腸道內鈉和葡萄糖的吸收, 除兩者相互有依賴性外, 還與葡萄糖的濃度有關。 葡萄糖濃度過低, 轉運過程中則缺乏有效葡萄糖可利用, 葡萄糖濃度過高則會影響水分通過。 臨床研究表明, 最適宜的葡萄糖濃度為80~120mmol/L, 使鈉與水的吸收達到頂峰(吸收能力提高25倍)

3、鈉與葡萄糖相互依賴促進相互間的吸收是因為它們有共同的載體。

Advertisiment
這一載體先與鈉結合, 再與葡萄糖結合。 載體中如無鈉, 葡萄糖則不能被吸收, 如無葡萄糖, 鈉可被吸收但不充分, 只有兩者同時具備時, 吸收才可達到頂峰, 並在吸收鈉和葡萄糖的同時帶進水。 腹瀉脫水病人在口服這類含葡萄糖的電解質液體後, 能保持水、鈉及其他電解質的平衡, 同時病人的糞便排泄速度顯著減慢。 這與服用不含葡萄糖的電解質液體的效果明顯不同。 口服補液鹽不是抑制腹瀉時腸道的分泌, 也不是減緩腹瀉速率, 而是恢復機體必需的迴圈容量、堿和鉀等, 以消除腹瀉的代謝性影響, 有利於患者恢復體力和病因學治療。 對嚴重腹瀉伴有休克不能進水的患者在靜脈補液後,
Advertisiment
口服補液鹽可作為維持治療。

另外, 含有碳酸氫鈉的口服補液鹽的配製是不可以用開水或高溫水沖配的, 配製成的液體更不可以加熱滅菌, 這是因為碳酸氫鈉加熱會分解(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使HCO 3- 丟失而不能進入體內, 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因此, 口服補液鹽的配製只能使用蒸餾水或溫(涼)開水。

“配製好的口服補液鹽放入熱水瓶中待用”的說法也是不當的。 普通的飲用水因不含有機物質, 再加上注入熱水 瓶時多為沸水, 細菌感染的機會較少, 故存放24h甚至48h後飲用還是比較安全的。 口服補液鹽含有細菌的營養物質葡萄糖, 再加上配製時容器的轉換、攪拌, 液體溫度已有所下降, 而液量又大大小於熱水瓶的容積, 以及每數分鐘1次的開啟、傾倒,

Advertisiment
瓶內液溫必然會下降到細菌大量繁殖的適宜溫度(20~30min細菌即可分裂繁殖一代), 腹瀉患者服下這種液體就有重複感染之虞。 口服補液鹽另一配方是以枸櫞酸鈉二水合物2.9g代替碳酸氫鈉。 此方可以沸水配製, 但不宜存放在熱水瓶中備用。 口服補液鹽每次僅服10~20ml, 液溫對患者影響不大, 冬季如要加溫, 則只將服藥容器水浴略加溫, 但基於前述理由, 不宜將熱水對入藥液中使之稀釋。 服用此品應小量多次, 每3~5min口服10~20ml, 4~6h內服完所需補液量, 一般不超過3000ml。 某些書籍僅簡單注以“每次口服500ml, 預防和治療急性腹瀉造成的脫水”, 這種提法是難以達到治療目的的。

用法及用量

口服或胃管滴注:輕度脫水每日30~50ml/kg, 中、重度脫水每日80~110ml/kg, 於4~6小時內服完或滴完。腹瀉停止,應立即停服,以防止出現高鈉血症。對小兒或有噁心、嘔吐而口服困難的患者,可採用直腸輸注法,輸注宜緩慢,一般於4~6小時內補完累積損失量。

於4~6小時內服完或滴完。腹瀉停止,應立即停服,以防止出現高鈉血症。對小兒或有噁心、嘔吐而口服困難的患者,可採用直腸輸注法,輸注宜緩慢,一般於4~6小時內補完累積損失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