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成員內部在相互交流中應遵循的原則

家庭成員內部在相互交流中應遵循的原則:

(1)互相理解和尊重。

提到“尊重”, 常常會被誤解為僅僅是晚輩對長輩的尊重, 其實這是片面的, 在家庭中, 同輩之間、包括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尊重, 就是長輩對晚輩也應該尊重, 儘管尊重的方式不完全一樣, 但是, 大家都有受到尊重的權力。

互相尊重, 首先是對人格的尊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 都有維護自己尊嚴的願望和要求。 具體簡單地說, 就是都需要有個“面子”, 互相之間都要給“面子”。 即使在吵架的時候, 也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 尤其是夫妻之間,

Advertisiment
絕不能像對待孩子那樣隨意訓斥, 拿對方的痛苦之處進行戲弄和取笑。

其次, 要尊重對方的勞動。 對別人的勞動, 無論其成果大小, 也無論何種形式, 大家都要尊重。 一是要對所付出的勞動予以充分的肯定, 二是要對其勞動成果予以愛護, 例如, 別人剛剛把曬乾的衣服疊好, 你認為疊得不整齊, 一生氣扔得滿床都是, 這就是對人的不尊重。

(2)互相支持和幫助。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一份事業,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份事業要比家庭生活更為重要, 因為它是人生的追求, 精神的寄託, 同時也是家庭生活的基礎。 一般情況下, 一家人各有各的事業, 然而, 儘管所從事的事業不一樣, 但只要對方的事業是正當的、健康的、合法的,

Advertisiment
都要給以必要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常見有些妻子不支持丈夫的事業, 給其艱難的創業之上, 又增加了一重困難, 這是不應該的。 雙方都要把對方的事業看成是自己的事業, 把對方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

(3)互相關心和愛護

所謂的互相關心, 就是互相之間常把對方以及對方的事情放在心上。 要時時處處為對方著想, 要千方百計照顧對方的利益, 不應該自己只顧自己, 而對別人不聞不問。 對別人的關心, 包括物質生活的關心, 也包括精坤生活的關心。 有時精神生活的關心更為重要。 一句問寒問暖的話, 在特定的情境中, 比送一件棉坎肩還要有用。

互相愛護就是要互相疼愛, 並對對方加以保護, 使之不受任何侵害,

Advertisiment
愛護既包括對身體的愛護, 也包括對心靈和情感的愛護。 家庭的成年人應對弱小者多承擔一些愛護的責任。

(4)互相學習和趨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 也都有自己的不足。 所以要經常不斷地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由於家庭內部的特殊關係, 以及經常生活在一起的便利條件, 這就為互相學習提供了方便。 若雙方是同行, 可以互相學習, 若不是同行也一樣可以互相學習。 尤其是提倡長輩向晚輩學習, 通過互相學習, 可以使大家在各個方面都互相趨近, 使家庭關係更加和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