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 爸爸不能失職

從出生一直到上學, 都是BB心智、情緒、及適應環境能力中最重要的階段, 在這一過程中, 父親在其中扮演著母親不可替代的 角色。 在協助子女人格成長方面, 包括子女在智商、情商和適應社會能力方面的成長, 盡責的父親對子女的教育較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會有更多的正面效果。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現代家庭中的父親既要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要責任, 還要扮演好子女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

1.保護孩子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愛好和興趣, 替孩子報父母自己喜歡的培訓班,

Advertisiment
而孩子自己不敢興趣, 效果就會差強人意, 甚至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因此, 對於孩子的興趣喜好, 父親要做的是要順其自然, 不要干涉太多, 並注意觀察, 發現孩子的天賦, 幫助發展興趣愛好, 同時尊重孩子的想法, 與他們平等交流, 讓孩子有自主的意見。

2.幫孩子尋找答案

在孩子的成長中, 父母經常會收到孩子問到的各種問題, 有些父母會不耐煩的躲避孩子的提問,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提問會耐心解 答。 孩子的問題多種多樣, 作為父親此時可以循序誘導, 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 聽聽孩子的想法, 幫助孩子自己獨立思考想出問題的答案, 保護孩子獨立的想像力, 而不是直接給出大人們的答案,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孩子的答案反而讓父母覺得自慚形穢呢。

3.讓孩子懂得規則和底線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總是嚴格的, 讓孩子懂得生活中的道理規矩, 是家庭教育中父親最基本的職責。 不撒謊、不罵人、不作惡, 這些都是基本的社會教育內容。 有時候孩子自己有任性的想法, 父親的嚴格教育也要有尺度, 不能對孩子管的太死板。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天性, 有些適用于成年人的規矩不一定適用與孩子, 只要對孩子行為的尺度有底線規則, 讓孩子懂得基本的規矩, 給孩子保留獨立思考的空間, 不抹殺孩子自己的想法, 保護孩子的個性, 才是現代家庭教育中, 一個嚴格的父親對孩子最慈愛的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