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pk學校教育

我曾經給某雜誌寫過一篇專欄文章, 題目就叫做《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 在文中我一再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為什麼這樣說呢?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 學校似乎應該是教育的主戰場, 但時至今日, 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的學校, 只能說是學習知識的主要戰場, 而且, 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教育資源的稀缺性。 大家都知道, 好學校有好的老師、好的生源、好的學習氛圍, 應該是我們孩子學習的首選, 但同樣也知道上這樣的學校難度有多大, 我們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未必與之有緣。

Advertisiment

二、學校流水線生產式的教育與現行的考試體制, 決定了學校和老師追求分數、升學率的傾向, 那麼學校和老師需要(喜歡)的基本上是遵守紀律(聽老師的話, 不惹麻煩), 學習成績不錯(保證升學率)的學生。 在知識的學習上, 也多數以灌輸為主, 對孩子創造力以及其他能力的開發明顯不足。

三、在一個班集體中, 一般會有四五十個孩子(有的甚至更多), 作為老師, 很難把每一個孩子都照顧到, 教學進度等安排肯定是以中間水準為標準, 那麼“兩頭”的孩子就會有些問題:要麼吃不飽(超過平均水準很多的學生), 要麼不消化(低於平均水準的學生), 在某些方面有特長的學生也很難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四、在學校裡, 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角色。

Advertisiment
人們在讚美老師時, 是不吝惜用詞的:“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認為老師是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 確實, 一名優秀的老師對人類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怎樣讚美都不過分。 可是不可否認的是, 老師也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水準有高低, 情緒有起伏, 性格有偏好, 甚至有極個別的在道德上達不到為人師表的標準……

對於現狀, 抱怨和等待都是沒有用的, 那只能耽誤孩子的發展成長, 只有家長多費心啦:孩子對你們來說是唯一的, 對別人來說都是可替代的。 如果孩子與他現在正在上的學校、班級、老師都能相適應, 那麼一切可能都在軌道上正常運行, 如果存在明顯的問題, 那家長一定要進行針對性的彌補。

Advertisiment

另外, 知識的學習僅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更多的學習要靠家長引導孩子完成:對世界和社會的正確認識, 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性格的培養, 各種習慣的養成, 為人處世、待人接物, 等等, 言傳身教, 孩子就在我們身後, 他們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今天的我們手中――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酒鬼父親, 大雪剛停, 便深一腳淺一腳地向村口的酒館走去。 走著走著, 他覺得後面有人, 一回頭, 發現自己的兒子跟在他身後。 兒子見他回頭發現了自己, 歡快地叫道:“爸爸, 你看, 我正跟著你的腳印走呢!”

酒鬼父親聽到兒子的話, 突然之間就感到了內心的震撼, 愣了片刻後,

Advertisiment
他毅然回頭, 牽著兒子的小手, 向家裡走去……

孩子就在我們身後看著我們, 跟著我們, 我們將把他們領向何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