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母應該注意的事情
劉老師班裡有兩個特別的孩子, 他們共同的特性是記不住教訓, 屬於記吃不記打類型。 年齡小點的是又又, 總是隔三差五地忘記把作業本帶回家。 開始媽媽還可以原諒他, 屢教不改後, 少不了挨頓打。 這一天劉老師接到又又媽媽的短信, 讓劉老師轉告又又說:“如果今天再不把作業本帶回來, 我請你吃紅燒皮帶!”劉老師真是哭笑不得。
年齡大一些的鵬鵬, 經歷的“暴力”可是不少, 很少有二年級的孩子會挨這樣多的打。
Advertisiment
劉老師不知道怎麼辦好。 這兩個孩子真讓劉老師傷腦筋。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發生過, 這不是簡單的記憶力問題, 更趨向於情緒問題, 甚至是心理問題。
人的記憶很多時候受意志左右, 意志告訴自己一定要記住什麼, 自己就會記住;如果意志讓自己忘記或回避一些問題, 它就會告訴大腦“忘掉它”或者“不去想它”,
Advertisiment
什麼狀態下人會如此呢?當感受到壓力或者威脅時, 人就會形成一種自我保護的自覺防禦行為, 以緩解眼前的壓力。 孩子在壓力或恐懼狀態下, 就會讓自己忘記這些教訓。
請媽媽注意
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要施加壓力
孩子記不住把作業本帶回家, 最初的時候是意外, 但由於孩子膽怯, 又沒有應變的辦法, 只好等著媽媽批評。 當有第二次、第三次的遺忘發生時, 孩子已經很小心了。 再多給孩子幾次機會, 孩子就會記住, 而媽媽往往等不及孩子自己建立提醒機制, 就開始批評、打罵孩子了。
人都有情緒。
Advertisiment
抵觸和逆反情緒往往來自於童年的烙印
孩子屢教不改, 很多事情要歸結到內心。 說得通俗點, 就是孩子心裡有一個沒有解開的疙瘩, 這個疙瘩像依然會流血的傷疤, 只要有人碰觸就會讓他內心疼痛不止, 這就需要孩子把內心壓抑的痛苦宣洩出來。
案例中的鵬鵬很可能就是一個內心充滿傷痛的孩子, 在沒有人瞭解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 被要求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 心卻留在了老人那裡。 如果父母恨鐵不成鋼, 經常訓斥打罵孩子, 孩子就會覺得委屈、不平, 他壓抑的情緒就會選擇一種方式宣洩出來。 有的孩子會打人, 有的孩子會想老人而哭泣, 等等。
強化訓練
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心理挫折會喚起孩子的心理防禦機制,
Advertisiment
家庭教育父母應該多注意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都不是全錯的, 父母應該多思考, 也考慮一下自身的問題, 多為孩子著想。
(兼職編輯:黎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