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我和同事去山區採訪, 看到一個女孩可愛, 同事問:“孩子多大了?”父親答:“我也不太清楚, 大約五六歲吧。 ”再問女孩, 女孩說:“我9歲了。 ”當時我並未注意這位父親是否尷尬, 只是擔心, 這孩子長大了會怎樣。
連自己的孩子多大都不清楚, 這位父親的例子應該屬於比較極端或個別的。 但我們每位做父母的都要反思, 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否得當。
幾天前, 都市時報報導了一起母親出走以後, 孩子變得自閉叛逆的事件, 此事讓教育孩子的話題再次成為時下的熱點。 可不難發現, 在針對該新聞事件的討論中,
Advertisiment
孩子“叛逆”, 當然是叛家長的逆、大人的逆。 孩子有問題, 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可記者雖然整理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六大問題, 但在上述討論中, 我們很難發現家長有自我反思的表現。
在管理方面, 有一種領導被稱為“家長式領導”, 如果領導表現出的是權威、仁慈、德行, 那相對應的, 部屬會表現為敬畏順從、感恩圖報以及認同效法。
網上有個視頻, 一個約5歲的女孩對著鏡頭說, 我以後談戀愛, 一定要找個有錢的、有文化的, 如果家是農村的我就不要……女孩說這話時, 家長在一旁附和著。 小朋友的言論, 當然來自于家長的影響, 但是家長沒有認識到問題所在,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種似是而非的教育方式, 可能在每位元家長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
我曾和朋友討論過家庭教育的問題, 一個朋友講, 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爸爸和媽媽彼此相愛;還有一個拒絕讓孩子上培訓班的朋友認為, 相比上培訓班, 讓孩子陪在自己身邊, 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這兩種觀點, 此前是我從未關注的, 但能從中看到他們對家庭教育觀點和自我的反思。
如今, 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論、分析, 不勝枚舉。 比如, 大家都會意識到,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 家庭教育占很大比重, 甚至超過學校教育。 很多家長聊起來也頭頭是道, 但具體做起來, 卻似乎不那麼盡如人意。
究其根本, 就是我們的家長太“家長”了,
Advertisiment
當然, 上述觀點, 看似老問題, 但說了這麼多年, 情況並無改觀。 家長如果急功近利、蠅營狗苟, 要培養出一個大氣、有家教的孩子, 應該很難;家長如果言行不一, 要培養出一個講規矩的孩子, 應該不易;家長冷戰不止, 想培養出一個重感情的孩子, 也會相當費勁。
言傳身教, 說起來容易, 但要做起來, 需要家長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反思自己, 把孩子當成尺、當成鏡, 以正自身。
如果未來有一天, 在討論家庭教育方面, 家長更多的能反省自己, 討論自己的不足, 那麼我們才會認為, 我們社會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