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三字經, “養不教, 父之過;教不嚴, 師之惰”, 所以很多家長總認為嚴格就是好的。 而有的家長對孩子卻是百般遷就、溺愛, 讓孩子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
一.發現錯誤, 應放手嘗試, 忌大加譴責、恐嚇
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 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 不失時機地大加譴責、恐嚇。 其實, 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 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的滋味。 在有的家庭中, 當孩子在準備做新的嘗試時, 家長或是說當心啊……或者, 乾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了, 這樣既剝奪了孩子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 又扼殺了孩子的創造思維的發展。 因此, 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孩子去大膽嘗試, 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
二.發現優點, 應積極肯定, 忌抓著缺點不放
父母要有敏銳的目光, 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從而肯定、鼓勵他們。 對於事物的發展總有他的兩面性,
Advertisiment
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 並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 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 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 父母甚為著急, 希望孩子改掉, 逢人便說:“這孩子只吃魚、肉、蛋,
Advertisiment
三.培養習慣, 應前後一致, 忌隨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 往往會制訂一些“規則”, 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床後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 對於這些規則要保持前後一致, 不能一忙把什麼都忘了。 這樣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比如:
從表面上看, 這個媽媽似乎處理的很好, 兒子終於不來打擾媽媽了, 她也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但, 我們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在此過程中媽媽在使用負強化手段, 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打下了伏筆, 使他的行為也得到了鞏固, 當他下次想看“奧特曼”時, 第一反映就是圍著媽媽、煩媽媽。
Advertisiment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決定或叫規則, 所有的家庭成員也必須保持一致。 否則, 也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如:兒子在幼稚園能自己進餐, 在家中卻不能, 每次都要奶奶喂。 媽媽很著急, 覺得這樣下去總是不好的。 於是, 決定從今天開始, 讓兒子自己吃飯。 到了晚餐時, 媽媽說:“寶寶長大, 能自己吃飯了, 是嗎?”寶寶點點頭。 由於習慣了有人喂, 所以寶寶吃得很慢, 奶奶幾次想要喂, 都被媽媽阻止了。 等大家都吃好了, 寶寶還沒吃好, 而且弄得滿桌都是, 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還小嗎, 才6歲, 喂喂也沒什麼…”這次, 媽媽再也沒說什麼。 這樣, 孩子的習慣不但沒有養成, 反而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試想:如果下次媽媽要再讓孩子自己吃的話,
Advertisiment
總之, 教育是需要嚴格的, 但更需要寬容。 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應三忌, 將會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到父母的疼愛、信賴和期待, 及對他們的尊重和肯定。 這將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開端。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隻舊鐘當中。 兩隻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隻舊鐘對小鐘說:“來吧, 你也該工作了。 可是我有點擔心, 你走完3200萬次以後, 恐怕便吃不消了。 ”
“天哪!3200萬次。 ”小鐘吃驚不已。 “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 辦不到。 ”
另一隻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 不用害怕, 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 ”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3200萬次。
一個小男孩兒上幼稚園的時候特別希望自己長大,每長大1歲,他就自豪地說:“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學一年級以後,他就非常後悔自己長大了。因為老師說以後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想學就學、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寫作業,每天都得按時上學,不交作業或者遲到了就得挨批評,不團結同學要挨批評,不遵守 紀律也要挨批評……總之,要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做一個刻苦學習的好學生!男孩兒回家問媽媽上學是不是一直這樣苦?媽媽說:“上學很快樂呀,寫作業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按時上學就是鍛煉身體,週六周日想睡懶覺就睡懶覺,媽媽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上學!”“媽媽不喜歡上班嗎?”“喜歡!我更喜歡上學的兒子,看到你高興地上學,媽媽上班就像上學一樣高興!”聽了媽媽的話,男孩兒入學焦慮情緒得到了緩解。
其實,媽媽和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是一樣的,只不過老師像“一隻舊鐘”一樣從負面提出警告,進而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和害怕,媽媽則像“另一隻舊鐘”從正面引導,讓孩子感覺到輕鬆和快樂。於是,上學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孩子上學的心態卻改變了,學習的效果自然隨之提高。學習就像鐘錶的滴答擺動那樣漫長而簡單,只要每次付出一點點,最後就收穫“3200萬”那樣巨大的進步與快樂。
“另一隻舊鐘”的教育藝術至少有兩點可供家長模仿。
★說正話不說反話,給孩子信心
教育就是期望對方接受忠告,怎樣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給對方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對方嚇倒。“一隻鐘錶”的“擔心”和“恐怕”把剛要參加“工作”的小鐘錶嚇得事情還沒做就說“辦不到”,以後“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強,這等於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的敵人,人為地形成心理障礙。而“另一隻鐘錶”鼓勵小鐘錶“不用害怕”,小鐘錶就決定“試試”,一試果然沒問題。孩子學習會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難,家長要像“另一隻鬧鐘”那樣給孩子多提供正面資訊,讓孩子對困難形成積極的應對態度。
★說小數不說大數,指導孩子操作
小鬧鐘涉世尚淺,第一次聽說“3200萬”這樣的天文數字,他還沒有積少成多、化難為易的豐富體驗,所以“吃驚不已”,以至認為自己“辦不到”,而“另一隻鐘錶”指導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小鐘錶能夠操作這種“簡單的事情”,最後他完成了“3200萬”的工作任務。平時家長不但要給孩子提出正確的要求,更要善於指導孩子可行的操作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像小鐘錶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圓滿地完成各種任務。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
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歲月的滄桑讓漁王攥了一大把捕魚的經驗和竅門,他想把這些秘笈傳給兒子,渴望他們通過捷徑再速成一個漁王。但是“招數”不對路,導致欲速則不達。
做父母的也擁有像漁王一樣寶貴的人生財富,又何嘗不急切想地傳授給孩子呢?一位媽媽牽著兒子快走到幼稚園門口了,媽媽問兒子:“你是不是覺得今天走的時間短一些?”兒子點了點頭。“你知道為什麼嗎?”“不知道。”“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以前咱們繞了一個彎,今天沒繞彎。你再跟媽媽重複一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兒子重複了一遍,媽媽讚賞地摸摸兒子的頭說:“對了,以後記著,啊?”兒子又很乖地點了點頭。其實,孩子雖然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點頭了,但他只是一種被動的附和與生硬的記憶,不可能真正理解這個幾何原理。
這位媽媽和漁王一樣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個關鍵字:體驗。
這位元媽媽可以換個方式讓孩子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實體驗,比方說:
① 走到鋪墊瓷磚的人行道上,媽媽在地面上圈出兩米見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兩個頂點,然後問孩子:“這兩點之間,我們怎麼走最短呢?”然後讓孩子量步,走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步數肯定少,走兩點之間的折線距離,步數肯定多。這種方式更加直觀地向孩子展示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實含義。
② 媽媽用手錶或者手機與孩子一起計算兩條路線所用的時間(當然走兩條路的速度要一樣),孩子通過親自觀察、比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結論,其科學道理的實質與“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是一樣的。這樣即使孩子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等詞彙不明白,但這三個詞有機聯繫起來的幾何原理他已經有所體驗和領悟了,這才是教育的關鍵。
”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小鐘很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3200萬次。
一個小男孩兒上幼稚園的時候特別希望自己長大,每長大1歲,他就自豪地說:“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學一年級以後,他就非常後悔自己長大了。因為老師說以後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想學就學、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寫作業,每天都得按時上學,不交作業或者遲到了就得挨批評,不團結同學要挨批評,不遵守 紀律也要挨批評……總之,要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做一個刻苦學習的好學生!男孩兒回家問媽媽上學是不是一直這樣苦?媽媽說:“上學很快樂呀,寫作業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按時上學就是鍛煉身體,週六周日想睡懶覺就睡懶覺,媽媽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上學!”“媽媽不喜歡上班嗎?”“喜歡!我更喜歡上學的兒子,看到你高興地上學,媽媽上班就像上學一樣高興!”聽了媽媽的話,男孩兒入學焦慮情緒得到了緩解。
其實,媽媽和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是一樣的,只不過老師像“一隻舊鐘”一樣從負面提出警告,進而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和害怕,媽媽則像“另一隻舊鐘”從正面引導,讓孩子感覺到輕鬆和快樂。於是,上學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孩子上學的心態卻改變了,學習的效果自然隨之提高。學習就像鐘錶的滴答擺動那樣漫長而簡單,只要每次付出一點點,最後就收穫“3200萬”那樣巨大的進步與快樂。
“另一隻舊鐘”的教育藝術至少有兩點可供家長模仿。
★說正話不說反話,給孩子信心
教育就是期望對方接受忠告,怎樣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給對方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對方嚇倒。“一隻鐘錶”的“擔心”和“恐怕”把剛要參加“工作”的小鐘錶嚇得事情還沒做就說“辦不到”,以後“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強,這等於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的敵人,人為地形成心理障礙。而“另一隻鐘錶”鼓勵小鐘錶“不用害怕”,小鐘錶就決定“試試”,一試果然沒問題。孩子學習會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難,家長要像“另一隻鬧鐘”那樣給孩子多提供正面資訊,讓孩子對困難形成積極的應對態度。
★說小數不說大數,指導孩子操作
小鬧鐘涉世尚淺,第一次聽說“3200萬”這樣的天文數字,他還沒有積少成多、化難為易的豐富體驗,所以“吃驚不已”,以至認為自己“辦不到”,而“另一隻鐘錶”指導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小鐘錶能夠操作這種“簡單的事情”,最後他完成了“3200萬”的工作任務。平時家長不但要給孩子提出正確的要求,更要善於指導孩子可行的操作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像小鐘錶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圓滿地完成各種任務。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
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歲月的滄桑讓漁王攥了一大把捕魚的經驗和竅門,他想把這些秘笈傳給兒子,渴望他們通過捷徑再速成一個漁王。但是“招數”不對路,導致欲速則不達。
做父母的也擁有像漁王一樣寶貴的人生財富,又何嘗不急切想地傳授給孩子呢?一位媽媽牽著兒子快走到幼稚園門口了,媽媽問兒子:“你是不是覺得今天走的時間短一些?”兒子點了點頭。“你知道為什麼嗎?”“不知道。”“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以前咱們繞了一個彎,今天沒繞彎。你再跟媽媽重複一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兒子重複了一遍,媽媽讚賞地摸摸兒子的頭說:“對了,以後記著,啊?”兒子又很乖地點了點頭。其實,孩子雖然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點頭了,但他只是一種被動的附和與生硬的記憶,不可能真正理解這個幾何原理。
這位媽媽和漁王一樣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個關鍵字:體驗。
這位元媽媽可以換個方式讓孩子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實體驗,比方說:
① 走到鋪墊瓷磚的人行道上,媽媽在地面上圈出兩米見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兩個頂點,然後問孩子:“這兩點之間,我們怎麼走最短呢?”然後讓孩子量步,走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步數肯定少,走兩點之間的折線距離,步數肯定多。這種方式更加直觀地向孩子展示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實含義。
② 媽媽用手錶或者手機與孩子一起計算兩條路線所用的時間(當然走兩條路的速度要一樣),孩子通過親自觀察、比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結論,其科學道理的實質與“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是一樣的。這樣即使孩子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等詞彙不明白,但這三個詞有機聯繫起來的幾何原理他已經有所體驗和領悟了,這才是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