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庭教育中嚴父與慈母需保持一致性

和很多幼稚園的小朋友一樣, Rick 也很喜歡看電視。 一天晚上, Rick在看《芝麻街》的電視節目, 剛看到一半, 爸爸從書房走出來對Rick說:“Rick, 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了。 按約定的作息時間, 每天晚上九點你就該上床睡覺了。 ” Rick 有些不願意, 他對爸爸說:“爸爸, 還有半個多小時就看完了, 讓我看完再睡吧。 ”爸爸搖搖頭, 還是堅持讓Rick關掉電視準備睡覺。 正在Rick想要關掉電視時, 他看到媽媽從臥室走了出來, 趕緊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對媽媽撒嬌說:“媽媽, 這個節目我看到一半, 今天晚上能不能讓我晚一點睡覺啊?還有半個小時就看完了。

Advertisiment
”媽媽看到Rick一副哀求的樣子, 就說:“好吧, 再讓你看多半個小時就睡覺。 ”Rick轉過頭對爸爸說:“爸爸, 媽媽同意我再看半個小時。 ”爸爸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回到書房裡去了。

從這個案例中, 我們可以看到, Rick的爸爸和媽媽對Rick是否應該按約定的作息時間睡覺沒有一致的看法, Rick正好利用了爸爸、媽媽的這一不同意見, 達到了自己繼續看電視的目的。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 父母教育孩子的態度、要求和方法出現不一致的情形並不少見, 我們平時所說的嚴父慈母或“父親唱白臉, 母親唱紅臉”就是這種不一致的體現。 那麼,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對孩子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呢?

見風使舵

由於年幼的孩子一般還缺乏自主性和意志力, 而且, 每個人都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Advertisiment
因此, 當父母對孩子提出不同要求時, 孩子總會傾向於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而當孩子主動提出要求時, 也會衡量是找爸爸還是找媽媽, 並可能在爸爸媽媽面前表達不同的內容。 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徵, 表面上看是“機靈”, 但卻不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削弱父母權威

Rick在看電視的問題上, 由於有媽媽的認可而不接受爸爸的要求,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 Rick可能會轉而接受爸爸的指示而拒絕媽媽的要求。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求相互矛盾時, 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都不是正確的。 因而,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教育威信逐漸被孩子自己對利益的權衡所取代。

引發夫妻矛盾

父母可能是由於個性差異、對孩子發展的認識差異等原因而導致對孩子教育要求不一致。

Advertisiment
但也有可能是為了討好孩子而否定配偶的教育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 孩子的教育問題容易演變為家庭的衝突, 形成十分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家庭氛圍。

那麼, 怎樣才能有效增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呢?

及時溝通 夫妻之間要及時溝通, 在達成較為一致的看法後, 再向孩子提出來。 例如, 當Rick的媽媽聽到孩子的要求時, 最好能問一下孩子:“那你爸爸的意見呢?”無論是否同意孩子接著看電視, 都要讓孩子明白, 這是爸爸、媽媽商量過一致的要求。

從兒童的角度出發 要從有利於兒童身心發展的角度出發, 協調夫妻之間的不同意見。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並比簡單地等於“夫唱婦隨”,

Advertisiment
而是要看教育要求和方式是否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例如, 如果Rick的父母十分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遵行制定的規則, 那麼, Rick的媽媽就不應該同意Rick看電視的要求。 因此, 夫妻雙方共同的價值觀和對孩子的認識, 是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