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的“七要七不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 父母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家教呢?

要德育為首 不要重智輕德

重智輕德是一種普遍傾向。 許多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業和分數, 一開口就是“考多少分, 排多少名”, 而對孩子的思想品德以及理想、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則不聞不問。 對孩子的獎懲隨其考分高低而起伏。 考好了, 笑顏逐開, 有求必應;考差了, 陰雲翻滾, 橫眉冷對。 弄得許多孩子心力交瘁, 自暴自棄, 離家出走, 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優秀的家長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培養孩子“學會做人”,

Advertisiment
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益於社會的合格人才。 “馬家爵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震驚和反思。

要循序漸進 不要揠苗助長

不少父母對孩子實施超前教育。 一歲教識字, 二歲背古詩, 三歲學計算, 還要教外語。 課本沒弄懂, 又去聽奧數。 還有鋼琴、舞蹈、繪畫、書法等各類藝術特長班, 莊稼生長有季節, 孩子成長有過程。 揠苗助長會使莊稼枯萎, 教育孩子急於求成, 其結果是欲速不達。 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生理特點、遵循教育規律, 因人而異, 循序漸進, 為孩子創設一個有利於健康成長的舒適的教育環境。

要以身作則 不要其身不正

俗語雲:“有其父(母), 必有其子(女)。 ”有些父母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不足, 他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會高大?他們的教育話語怎能有分量?因此,

Advertisiment
父母首先要正己, 為孩子樹立一個勇於拼搏、積極進取、愛恨分明、樂觀、自信、開朗、友愛的榜樣。 這樣, 當孩子每天“閱讀”著父母這部大書時, 必定會受益匪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會自然形成, 家庭教育也會事半而功倍。

要民主和諧 不要家長專制

受傳統影響, 一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聽話”與“順從”, 缺乏民主平等式的教育。 孩子在家庭中幾乎沒有發言權、參與權和選擇權, 許多孩子自身的事情也要由家長說了算。 父母打罵管教孩子是自家的私事。 孩子沒有隱私權:信件被拆開, 書包和口袋被搜查, 抽屜的鎖被撬開, 日記被偷看, 行為被跟蹤——這些做法不僅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人格與自尊,

Advertisiment
而且也大大削弱了家長的權威, 束縛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和創造性。 目前, 社會需要民主和諧, 家庭也需要民主和諧。 家長要“信任孩子”、“賞識孩子”, 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此外還要“善於傾聽”, 傾聽孩子的不同見解, 傾聽孩子的苦與樂訴說, 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要家校協作 不要我行我素

有的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 生怕子女吃苦受累, 學校搞點勞動, 怕累著;做衛生, 怕孩子髒著,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聞不問, 放任自流。 有的甚至對學校和教師橫加指責, 造成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深刻裂痕。 實際上, 孩子的成長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密切合作。 家長要注重家校聯繫, 要通過校訪、電話、書信等形式瞭解學校、瞭解教師、瞭解孩子。

Advertisiment
從而有的放矢的教育孩子。

要協調一致 不要隨意施教

家庭教育往往有這種情況:父母要嚴格要求, 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卻流於遷就;有的主張“教育成才”, 有的卻說“樹大自然直”, 如此等等, 互相矛盾, 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應該值得我們思考。 作為孩子的家長要在施教之前通過學習、分析、交流而達到統一。 不是誰年齡大、輩分高就聽誰的, 而是誰的意見科學, 符合孩子的實際就聽誰的。 家庭成員有了科學的統一的教育指導思想, 有了統一協調的行動, 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要嚴愛有度 不要打罵溺愛

不少家長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值,

Advertisiment
這本是無可非議, 人之常情。 然而, 孩子有一點小錯誤, 有些家長就不分青紅皂白, 一味的打罵孩子;反之有些家長包庇孩子, 忽視孩子的缺點, 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 這兩種方式都是教育的失誤。 合格的家長要注重和孩子的溝通, 要嚴愛有度, 要建立賞罰分明的激勵機制, 要關心和關注孩子成長的每個環節, 採取多種教育方式來促使孩子在和諧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