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裡, 都可以長出傑出的人, 不要把任何失敗怪罪于父母。 這幾個星期, 我一直在參加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的班。 班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 有經理、律師、地質師、員警、會計、教授、雜工等等。 主講老師讓我們從各自童年愉快和不愉快的經歷出發, 尋找怎樣去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聽了大家七嘴八舌的分享, 結合過去的觀察, 我不斷聽到一些同樣的主題在重複, 這裡濃縮為十句話做一個分享:
我在乎家庭成員之間說“我不在乎”可能是很危險的事。 愛的對立面不是恨, 而是冷漠和無所謂。 父母和孩子之間,
Advertisiment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間, 孩子不需要你24小時環繞身歷聲包圍。 孩子會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空間, 有時候要和父母保持適當距離。 有些話, 沒有必要一再嘮叨。 給他人一點空間的同時, 也給自己一點空間。 有“安全的距離”, 反而會讓關係更親密。 就好比樹一圈籬笆, 反而能讓鄰里相處更和諧一樣。
我們聊聊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 不如找個雙方都很放鬆的場合, 比如咖啡館、茶樓, 用“我們來談談”開始, 推心置腹談談。
Advertisiment
家庭內部, 相互之間有所得罪, 要是計較下去, 一環套一環, 錯誤和冒犯相互糾結, 永遠理不清。 快刀斬亂麻的辦法, 只能是忘卻和原諒。
記仇可恥, 原諒高貴——這種品質, 違反我們的本能和人性, 如逆水行舟, 但也往往是我們擺脫關係困境的唯一辦法。 這是日後夫妻關係中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 這胸懷是練出來的。 得從小就讓孩子練習, 使得他們把忘卻和原諒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這樣他們以後人際關係更和諧。
你好像有“怒氣問題”很多家長忽略孩子的憤怒。 當今社會戾氣很重, 人人都一肚子憤怒。 有時候,
Advertisiment
在視野狹隘的時候, 我們擔心自己家庭和別人的不一樣, 並因此難為情。 “跟人一樣”是不少家長鼓勵、鞭策自己和孩子的一個說法。 問題是沒有一個家庭是正常的, 家家都有自己的問題。 讓孩子接納家庭的不完美非常重要, 這會讓他們學著接納以後勢必也不完美的單位、婚姻和他們自己的孩子, 在此基礎上尋求改進。
人是可塑的, 也是可以改變的。 什麼樣的家庭裡,
Advertisiment
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出色, 但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鬆一些, 允許孩子普通, 這樣就更容易接受他們的方方面面, 包括他們的挫折和失敗, 這反而能拉近我們和孩子的關係。 不要做勢利的爸爸媽媽, 孩子有出息了才去關注他們。 我們要能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去接受、關心他們。
我們製造一些回憶吧給孩子創造一些未來能回憶的事件。 這包括打破生活的常規, 但未必要花錢。 一些蓄意製造的親子機會, 作用不比花錢度假小。
Advertisiment
有時候父母一方可能會和孩子疏遠, 比如青春期的女兒, 有時候會跟爸爸疏遠。 刻意的安排, 有助於讓關係更親密, 也能創造留給未來的記憶。 當然, 記憶總是有好有壞, 我們不能光當攝影師, 也還要學會剪輯, 把不好的地方給裁掉。 帶著垃圾往前走, 生活是無法精彩的。
我會永遠做你靠山當小孩有所需要的時候, 沒有什麼比父母親都不在、不管更無助的事了。 父母不必任何時候都得在孩子身邊圍著轉, 有時候他們只需要沒油的時候, 你像個加油站一樣, 等在他們的下一個出口。 幼子在, 不遠遊,能守護在孩子身邊,非常有必要。
細節定成敗上述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給孩子講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你要告訴他們:魔鬼在細節中。任何一件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細節上,我們如果先別急著順著自己的性子和本能,而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再做,可能會好很多。孩子們也一樣,不要讓他們贏在道理,輸在實踐的細節上。
不遠遊,能守護在孩子身邊,非常有必要。細節定成敗上述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給孩子講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你要告訴他們:魔鬼在細節中。任何一件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細節上,我們如果先別急著順著自己的性子和本能,而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再做,可能會好很多。孩子們也一樣,不要讓他們贏在道理,輸在實踐的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