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早教Q&A

Q1:3歲的女兒告訴我前幾日幼稚園老師送給她一份生日禮物, 但當我問起具體是什麼, 她說是老師和她之間的秘密, 不能告訴任何人。 作為父母, 該如何和孩子解釋, 和老師之間的這種秘密也需要告訴爸爸媽媽?因為我覺得雖然老師肯定是善意的, 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具備識別這種秘密是好是壞的能力。

A:既然你可以確認老師是值得信任的, 那麼在安全的情況下應該尊重孩子保守秘密, 這是她的權利。 而你擔心的是孩子不具備識別秘密的好壞能力, 這取決於她成長中最重要的環境, 即家庭。

Advertisiment
人對好壞的識別能力來自於他的感受能力, 例如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想哭, 但父母卻教育孩子不要哭, 哭是不好的, 孩子就會否認自己想哭的感受, 並且遮罩它, 久而久之類似的事情多了, 孩子就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 而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自然會缺乏對自我的辨別能力。 因此, 一個孩子能否辨別好壞取決於他的家庭是否民主平等, 是否足夠尊重孩子的感受, 爸爸媽媽是否值得信任等。 父母越信任和尊重孩子, 孩子越信任和尊重自己的感受, 這就是自信和自愛的根源。 另外, 很多幼兒受侵害案件多數是發生在校園裡, 主要原因是“孩子不敢反抗權威”所導致的, 並非沒有分辨能力。

Q2:我家孩子兩歲不到就很會看大人臉色,

Advertisiment
這正常嗎?老公脾氣不好, 孩子一有錯就會訓斥一下他, 所以現在孩子一做錯事就趕緊扭頭看看爸爸的臉色。 甚至有時候看見我臉色不好, 也會問:“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了?”其實我總覺得孩子應該是無憂無慮, 無所顧忌的, 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對?

A:兩歲左右的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萌芽狀態, 也就是說, 他這個時候可以明顯的區分“你”和“我”了, 當他發現“我”的時候, 他會很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和獨立, 這就是成長, 也是“叛逆期”的到來, 這些行為的本意並非真正的叛逆, 孩子只是想努力證明自己而已。 若過度指責孩子, 制止他的行為和想法, 教育他要聽話等等, 待孩子成人後就很容易出現低價值感, 如遇到事情有想法時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認為無法受到他人尊重等等, 這就是自卑的來源。 對於孩子的調皮, 只要他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別人, 不破壞環境, 其他一切都儘量允許他去做, 讓他思考, 這更能幫助他成長。

Q3:我家孩子特別內向, 平時幼稚園有表演時, 他即使想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參加, 最後也會退縮。 該怎麼做才能讓他變的勇敢些呢?我之前有試過給他報了興趣班, 本想鍛煉一下他的膽子, 現在他說不喜歡, 不想上了, 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A: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膽小, 應該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外界來鍛煉膽大, 其實這樣做反而會物極必反。 首先, 內向或者外向, 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氣質中的一部分;再者, 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

Advertisiment
是家長不能接納他原本的性格, 所以在家長眼中, 內向變成了缺點, 於是孩子就要被糾正, 這其實很不公平。 換一個角度想, 還有很多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外向了, 希望孩子內向一點, 又想著各種方法讓孩子學會“內向”。 這些“糾正行為”讓孩子就會被迫成為父母想要的孩子, 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此外, 上臺表演節目別說孩子, 很多成人同樣會感到緊張、退縮。 因此, 在要求孩子之前, 父母應當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自己也無法完美地達成, 又何必要求孩子比自己還強大?對於一個孩子來說, 能學會什麼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有沒有一個安全可信賴的成長環境, 可以100%接納他, 深度認同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