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氛圍對幼稚教育的影響有哪些

1.創建表揚為主, 批評為輔的家庭環境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每個人都喜歡得到表揚和鼓勵的, 兒童更是如此。 家庭教育多用表揚和鼓勵, 這樣可以使兒童保持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情緒, 這就是家庭教育也要提倡賞識教育的道理。 比如, 我女兒在電子琴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名次, 我們就誇獎他:是由於她從不缺課、刻苦練習才取得了現在的成績。 批評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現在的獨生子女, 受大人、老人過度保護溺愛, 批評教育很少, 甚至沒有, 我認為:在兒童故意犯錯誤或肆意耍賴甚至造成破壞時,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及時進行批評, 要就事論事指出錯誤的原由和後果, 不要牽扯到以前的錯誤, 以免打擊他改正的積極性。 批評的言詞要有善意, 要尊重和保護他的人格和尊嚴, 不要講嘲諷和侮辱性的話, 諸如:笨蛋、沒出息、蠢豬……, 也不要拿他和別人做比較。 “比較”不利於孩子成長。 有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更優秀的孩子進行比較, “你看某某同學多聰明, 這次考試又考了一百分”等等這樣的話, 常掛在嘴邊。 出發點當然想讓自己的孩子向優秀的學生學習。 殊不知, 任何此類比較都是有害的。 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關注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 讓孩子明白無論他的學習成績如何, 只要他努力了, 就是大家都疼愛的好孩子。
Advertisiment
可見, 誇獎和批評並用, 才有利於兒童心理和自我認識的健康發展, 而不至於產生自我認識的偏差。

2.創建平等交流的家庭環境

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平等、獨立的人格, 人人都需要尊重和平等, 兒童也不例外, 這些要求是與生俱來的, 是符合人性要求的。 任何不平等的言行會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扭曲, 長大成人後就很難正確處理人際關係了。 所以, 平等交流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 我們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尊重, 像對待朋友一樣友好。 說話要多用平等的口吻, 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事先要和孩子多商量, 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 要多給機會讓他自由選擇。

Advertisiment

不要以為孩子小, 就可以不重視孩子的意見, 就可以嘲笑孩子思想和行為的幼稚, 在孩子的心裡他們的意見和行為是重要、需要別人尊重的。 有些極端的父母甚至認為:你是我養育的, 就什麼都要聽我的。 這些思想和做法會壓抑人性的正常發展, 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3.創建親自實踐的家庭環境

人的成長是不斷實踐、不斷感悟的過程, 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長少受挫折、少走彎路, 有些父母為此就一味說教, 甚至為了減少麻煩和浪費, 而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 不給孩子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 結果是:小時吃飯有人喂, 不用洗碗掃地、做家務, 長大後缺乏自理能力, 待人做事無責任感。

Advertisiment
人的一生, 實踐是必需的, 人的成長過程中, 挫折和反思也是必需的,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和失敗。 如孩子自己盛飯時, 可能會將飯粒掉在地上, 孩子幫忙洗碗時, 可能會把碗打爛, 這是很正常的, 我們父母不要過多指責批評, 只要提醒他以後小心就可以了。 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 更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 這是因噎廢食, 損失更大。 只有自己親自觸摸過才能感知沙子和水有何區別, 只有自己跌倒過, 才知道跌倒會痛的, 以後走路才會小心。 在我的兒子成長的過程中, 在安全的前提下, 我們盡可能的讓他自己去實踐, 女兒一歲多一點, 我們就引導自己餵飯, 四歲多我們教她學騎自行車, 在學騎車的過程中我們儘量不去幫扶她,
Advertisiment
任由她自己掌握平衡, 跌倒了, 就鼓勵她自己爬起來再騎, 這樣, 她很快就學會了騎車。 兒童的實踐過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必需自己親身去體會和感受的。

4.創建鍛煉意志的家庭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