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庭環境就像孩子本身一樣具有獨特性。 有的時候, 不需要重新設計或裝修你的家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僅僅是以一些鮮豔噴漆的木板或木塊來代替玩具箱就夠了。 而有些時候, 卻需要你完全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權利和責任所抱的態度。
下面是根據一個特定的孩子而設計的環境。 這是一個出生在義大利的美國小孩, 名字叫約翰尼。 他的家庭融合了意式對孩子的尊重態度以及美式的創新精神。
約翰尼的房間在屋內最安靜的一角, 窗外是種著蔬菜的院子。 百葉窗的高度剛好合適, 他可以自己開關窗戶,
Advertisiment
裝滿書籍、玩具的架子占了整整一面牆, 但是看起來卻很簡潔, 並沒有雜亂的感覺, 因為我們的視線被各種恰到好處的容具所吸引。 所有的東西都被放在各式各樣的盒子、籃子、碟子或者塑膠袋裡面。 積木都堆放在木箱內。 約翰尼和他的媽媽一起用硬紙板在閣樓上搭了一間小農舍,
Advertisiment
一個長長的衣櫃裝著約翰尼的衣物。 抽屜的高度適中, 他可以自如地打開, 並看清楚裡面裝的東西。 約翰尼自己給四個抽屜都貼上了標籤――“襪子”“衣服”“褲子”“內衣”。 一個帶衣鉤的邊櫥可以用來掛一件他最心愛的外衣。 他的爸爸還親手做了一個櫥櫃, 帶有一個圓桶來放他換洗的衣物。 一個小藤籃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Advertisiment
這間房間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兒童房”, 而變成了“約翰尼的房間”。 它反映了約翰尼當前的興趣愛好和他正在忙著做的事。 眼下, 他正對飛機模型著迷, 同時他也對動物和交通工具有著濃厚的興趣。 按照大人的要求, 各種玩具都在它們自帶的盒子內, 並被放在了架子上。 這些外來的要求與規定對於孩子是相當必要的, 特別是對於三歲半或更小的孩子。
有序擺放物品的自覺性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 同時, 在孩子的目的性行為中, 只有當他有一個明確的程式來遵循時,
Advertisiment
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準備的浴室也是必需的。 我們需要照顧到他能否夠到水池, 能否開關水龍頭, 能否拿到他的牙刷和牙膏, 能否拿到香皂, 是否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擺放毛巾和堆放髒衣物, 他在坐便器上能不能拿到廁紙, 等等。
蒙台梭利認為, 家庭的每個房間都應該有一個“兒童角”。 在起居室裡, 約翰尼的唱片和唱機被放在一張籐椅和桌子上。 在媽媽的房間裡, 擺放著約翰尼從博物館得到的岩石標本, 以及這對母子自己發現的化石和兩隻蝴蝶標本。 在走廊裡放著一張矮矮的長桌和一個櫥櫃, 櫥櫃裡裝著各式各樣的手工創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