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生活中的心理上的位置互換

心理學認為, 所謂“心理上的位置互換”, 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猶豫所處地位和位置的不同, 彼此存在著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而在兩者之間發生矛盾時, 每一方都站在的立場上, 設身處地為對方想一想。 “心理上的位置互換”, 開始是作為解決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 為了融洽雙方的感情, 由管理心理學首先提出來的。 大家知道, 一個家庭, 事實上存在著成員之間的地位和權利上的差別, 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由於這種差別而時常產生的矛盾, 所以講這一方法引入家庭中,

Advertisiment
作為解決家庭矛盾的一種手段, 也是很有益的。

現實生活中, 兒女跟父母嚴重對立、夫妻之間似水火不相容, 如此種種不良的家庭關係並不少見;同時, 子女跟父母互相體貼入微、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的良好的家庭關係也比比皆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結局呢?筆者認為, 造成這樣的差別, 關鍵在於家庭成員之間能否做到“心理上的位置互換”, 能否再出現矛盾時站在對方的位置上體察對方合情合理的成分。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是普遍的。 父母都“望子成龍”, 為了給兒女的學習創造條件, 不惜節衣縮食, 甚至樂於免去子女的家務勞動。 可是, 當子女學習成績不好時, 父母又馬上板起面孔, 嚴厲批評。 殊不知他們的子女已經盡了努力,

Advertisiment
學習成績不好的因素很多(父母對子女的精神壓力太大, 有時也會“物極必反”), 此刻子女期望的是父母的體貼和關懷。 須知, 人和人的能力存在著差別, 不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學者。 做父母的如果能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去考慮問題, 態度就會有所改變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