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缺陷對嬰兒心理的影響

父母感情不和, 他們養育的嬰兒也總顯得很憂鬱。 這說明剛出生的嬰兒雖不明白父母間的微妙關係, 但是他們卻能敏感地警覺周圍發生的微妙變化。 如果夫婦每天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當然, 嬰兒不明白父母為什麼吵架, 吵的內容是什麼, 但他們卻能從中學會憎恨和仇視。 他們的神情也很憂鬱, 這是一種非語言資訊交流。

非言語資訊交流包括人的表情、態度、說話的語氣、語調的高低等等。 這種資訊作為言語資訊的補充而存在, 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出生到3歲的嬰兒來說,

Advertisiment
他們還不懂許多道理, 他們很容易在情緒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因此可以說, 非言語資訊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父母在家中經常無故發火, 常給孩子臉色看, 這容易使孩子性格變得膽小、內向。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件事, 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去法庭要求辦離婚手續, 當時在場的人為這位母親和懷抱的嬰兒同一幅悲痛的表情而感到驚訝。

嬰兒時期已產生憎恨和仇視心理的孩子, 長大後變成什麼樣子, 不難想像。 嬰兒時期的體驗是成年後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的基礎。 有關犯罪少年的調查記錄表明, 大部分犯罪少年是在不幸的家庭環境裡度過了人生最重要的嬰兒期。

根據心理研究結果, 人們才知道非言語產生的效果比言語資訊大。

Advertisiment
據統計, 資訊的總效果中, 音調產生的效果占38%, 面部表情占55%, 可見這兩種非言語資訊所起的作用之大。

父母不和, 又常造成家庭破裂, 這給嬰兒心理帶來了更大的損傷。 據研究, 父母離婚後的嬰兒情緒上受到擾亂, 他們總是使用各種各樣的自衛方式來對付父母離婚後的困難場合。 退步就是一種常見的自衛方式。 嬰兒用尿濕褲子、減少飲食、發脾氣以及煩躁不安來表示他們對新家庭的恐懼和憂慮。 他們想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痛苦, 以便得到別人的關懷。

另一種常用的自衛方式是過早地具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在生活中, 嬰兒一面遺忘失去的親人, 一面拋棄自己身上與那位親人相同的品質。

Advertisiment
有人會說:“嬰兒能記憶如此深刻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孩子2歲左右就會常問:“媽媽, 爸爸怎麼還不回來呀?”或“爸爸什麼時候下班呀?”諸如此類的問題。

想像也是一種嬰兒應付父母離婚後處境的方法。 2歲左右的嬰兒能有意識地進行想像了。 他們常幻想去創造生活中自己所喜歡的情景。 例如, 一個嬰兒幻想他能使母親回復到離婚前的情況。 當他不能實現這一想像時, 他可能會感到內疚、氣憤、灰心喪氣和自卑。

另外, 離婚家庭的嬰兒在托兒所以及日後上幼稚園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特殊行為。 如, 最典型的行為特徵是缺乏創造性☆禁☆遊☆禁☆戲的能力。 他們常感到沮喪、憂鬱和生氣, 結果他們變得好強、好吵鬧、煩躁不安,

Advertisiment
他們愛踢、打甚至是常常咬同伴。

雪過必有霜, 家庭缺陷對孩子智力及個性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