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記錄本、成長記錄本、收入開支明細本, 這三本, 你家有嗎?要想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 這三個本子還真不可少。
就診記錄本不僅僅是孩子的, 家庭每個成員都應該有一本, 只不過孩子的問診資料可以從小收集, 有條件保存得更完整。 我家有一個大的收納箱, 專門用來存放就診記錄本。 此本包括以下5大類別:
一是出生證。 孩子的出生證就是孩子來到這世間的名片, 出生時的時間、地點、體重、身高、血型、健康狀況等情況記錄得一清二楚, 一周歲內, 如果孩子病了, 醫生要依據孩子出生時的情況對症下藥;再者,
Advertisiment
二是打疫苗記錄本。 一般而言, 孩子從3個月開始就要接受疫苗接種, 不同月齡接種疫苗的類別不一樣, 接種的次數更有所區別, 所以把接種記錄給醫生過目, 對孩子正確用藥非常重要。
三是病歷本。 把檢查結果和資料都按照時間順序排好收存, 方便再次問診時醫生可以根據以往的病歷來診斷病情。 由於孩子得病大多數是感冒之類的小病, 萬一半夜發燒不能及時送醫院, 可以翻以前的問診記錄, 看醫生是如何處理類似的病症, 如果不是處方藥, 家長可以暫時自行處理, 如沒有緩解第二天再送醫院。
四是用藥記錄。
Advertisiment
五是就診卡。 每個醫院的就診卡都不一樣, 一般通過卡片就可查詢既往檢查檢驗結果, 所以一定要保存好。
這五樣東西, 可以用一個專門的收納箱來保管, 需要查詢時, 手到擒來。 如果這五樣能夠保存一輩子, 不就是一個人的看病史嗎?
成長記錄本自孩子出生起, 我就開始為她做成長記錄, 到如今成長記錄本整整裝了3個收納箱了。 這項工作比較繁瑣,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記錄的側重點亦不同。
Advertisiment
3歲以前, 是動作發展、語言發展的高峰期, 可以一週一記, 這一周有哪些進步, 或者是能聽到聲音、能準確辨識認人、或者能笑能爬、或者有哪些萌言萌語……記得我家丫頭三歲左右時愛吃手指頭, 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我故意說:能把你的手指頭借我吃吃嗎?丫頭本來把手指頭伸到我嘴邊了, 停了一下, 馬上縮回去, 很生氣地回答:不行, 你自己有手指頭, 幹嘛吃我的呀, 吃自己的手指頭……還有一次, 丫頭突然說到:媽媽, 你把眼睛打開再關上……哈哈, 現在讀來, 是多麼有意思呀!
4—6歲, 是學習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又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黃金期。 早上幾點起床, 吃飯時不挑菜不剩飯, 午休不吵鬧, 迅速入睡……這些是記錄的重點,
Advertisiment
7—9歲, 是養成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
Advertisiment
10—12歲, 這期間是學習能力及品質形成期, 主要記錄學習內容、狀態及策略, 特別是思維習慣的訓練。 譬如, 丫頭寫了一篇讀後感, 我進行了四次修改, 每一次都提出修改意見, 並加以讀後感寫法的指導, 丫頭就把這四次修改的過程做成資料夾, 還小結了讀後感的寫作方法。記錄這樣的過程,實際上是可以觸摸的成長。我的記錄本上還記載了一個案例,就是引用古詩詞之技巧的輔導片段,我以李白寫的明月為例:說起李白,再仰望那輪明月,我們仿佛和這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邂逅。的確,明月可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明月可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可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可攬,“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明月可攀,“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明月可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明月可賒,“且將問安賒月色,將車買酒白雲邊”……用這個例子來引導丫頭學習引用古詩文,多麼具有代表性。學習能力及品質一旦形成,今後的學習就得心應手了。
除了平時的記錄,家長還應該一年為孩子做個全面的小結,並把孩子每學期的學習手冊、獲獎證書等諸項資料保存完備,以便日後備用。
收支明細本這個本子實際上就是每天的記帳本。記帳可細分為生活開支、孩子支出、其他開支(包括購衣、看電影、人情往來等)幾項,有開支就做記錄,一月一匯總,一年一總結。記帳時可以讓孩子也參與其中,讓孩子直觀、全面地認識和瞭解家庭財務狀況,知曉錢都具體流向了何處,並思考哪些錢是可以不花的?從而改變不好的消費習慣,長此以往就培養了理財能力。在我的影響下,孩子也學會了記帳事宜,生活學習都很有條理。這些事情看似瑣碎,卻實實在在記錄了孩子的成長,也賦予了家庭生活的穩定感,更讓孩子習得良好習慣。
還小結了讀後感的寫作方法。記錄這樣的過程,實際上是可以觸摸的成長。我的記錄本上還記載了一個案例,就是引用古詩詞之技巧的輔導片段,我以李白寫的明月為例:說起李白,再仰望那輪明月,我們仿佛和這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邂逅。的確,明月可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明月可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可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可攬,“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明月可攀,“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明月可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明月可賒,“且將問安賒月色,將車買酒白雲邊”……用這個例子來引導丫頭學習引用古詩文,多麼具有代表性。學習能力及品質一旦形成,今後的學習就得心應手了。除了平時的記錄,家長還應該一年為孩子做個全面的小結,並把孩子每學期的學習手冊、獲獎證書等諸項資料保存完備,以便日後備用。
收支明細本這個本子實際上就是每天的記帳本。記帳可細分為生活開支、孩子支出、其他開支(包括購衣、看電影、人情往來等)幾項,有開支就做記錄,一月一匯總,一年一總結。記帳時可以讓孩子也參與其中,讓孩子直觀、全面地認識和瞭解家庭財務狀況,知曉錢都具體流向了何處,並思考哪些錢是可以不花的?從而改變不好的消費習慣,長此以往就培養了理財能力。在我的影響下,孩子也學會了記帳事宜,生活學習都很有條理。這些事情看似瑣碎,卻實實在在記錄了孩子的成長,也賦予了家庭生活的穩定感,更讓孩子習得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