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和你打招呼, 你怎麼不理人家。 給你說過多少次了, 你為什麼如此膽小, 不敢和人說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我變得如此的嘮叨。
為了克服孩子的膽怯心理, 改變膽小的現狀。 我每天給孩子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 每天和班上的10個同學交流, 每天放學的時候要和小朋友一起說話出來。
10多天過去了, 孩子似乎難以達到我的要求。 孩子唯一要求的是, 不讓我去接他, 而讓家裡的老人去接。
孩子的反抗也引起我的重視。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是父母的複製品。 孩子的膽小的性格特點和我們家人的遺傳基因等不無關係。
Advertisiment
其實, 接納不了孩子的膽小等弊端, 這是我們做家長的不願意正視和接納自己不完美的特點導致的。 一個不敢接受自己不完美弊端的父母, 許是內心充滿焦慮和不安的, 許是內心不快樂的。 一個不快樂的父母似乎很難培養出快樂的孩子的。
其實,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不讓孩子做自己, 是父母不敢做自己的最真切的反應。 也許, 我們的孩子內向、膽小, 但是內向孩子也有更具恒心與毅力的優勢, 為什麼要把孩子朝著一個不可能改變的方向改變呢?強制改變的結果除了徒增家長和孩子的困惑之外, 別無其他結果。
所以, 很多時候,
Advertisiment
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中, 曾借孩子的口說出這樣的話:“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所以我們必須互相容忍, 辛苦堅強地活下去。 當我變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樣時, 請愛我原來的樣子, 疼我原來的樣子, 讚美我原來的樣子。 ”
是呀, 愛孩子原來的樣子, 這一簡單的道理, 我們卻常常忽略。 今天, 我們似乎應該明白, 孩子的不完美原因也在我們做父母。 只有我們不斷向完美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