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育兒:我的三次走開

女兒喜歡上了剪紙手工。 我們做完了一本紙模型房子, 又翻出過去沒做完的紙車模書, 剪得不亦樂乎。

晚飯女兒先吃完, 放下碗筷一個人又去接著剪了。 我吃完過去時, 她得意地給我展示她剛剪出來的車。

第一次:勸阻無效後走開

我一看, 說:“哎呀, 剪得挺好啊!就是你把粘雙面膠的地方都剪掉了, 一會兒不好粘了。 ”她翻過剪紙檢查後, 也發現了問題, 就生起氣來。

她生氣的方式之一就是毀壞自己喜歡的東西, 只見她拿起桌子上這個車模剩下沒剪的部分, 開始不停地撕。

我提醒她:“你別撕了, 撕壞了就做不了了。

Advertisiment
”但她不聽我的, 還繼續撕。 看來, 我好好勸她肯定沒效果;除非我沖她發脾氣。 可我並不想那樣, 相對於撕壞模型, 親子衝突更惡劣。

所以, 我什麼話也沒多說, 走開了。

第二次:故意拒絕後繼續走開

過了一會兒, 她自己恢復了情緒, 找到我, 用討好的語氣說:“媽媽, 幫我把剛才撕壞的修好吧。 ”我過去一看, 沙發上擺著剛剛被她撕出來的碎紙片。 “如果你只撕成幾片, 我還可以用膠帶粘上。 現在撕成這麼碎了, 我恐怕沒法修好了。 ”我說。

那頁紙的確撕得很碎, 可多花點時間, 也並不是粘不好。 但我還是選擇拒絕她——我想讓她自己承擔生氣毀壞東西的後果:自己撕壞了, 就要自己拼好來。 如果每次都是我幫她收拾殘局, 以後她就更不會意識到這個壞習慣帶來的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聽我這麼說, 女兒又生氣了, 她一揮手, 把擺在沙發上的碎紙片掃到了地上。

我當沒看見, 自顧自地走到一邊, 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第三次:左右為難時再走開

她在屋裡亂轉悠, 肯定還是放不下這件事。

我估計她有些渴了, 就拿了個白梨來削皮, 刻意保持梨皮沒有斷, 彎彎的, 長長的。 女兒很感興趣, 走過來接住梨皮, 擺放在一張白紙上, 說是梨皮過山車。

吃完梨, 她的情緒更好了, 趴在我腿上, 主動說:“媽媽, 以後我生氣時不弄壞東西了。 ”我說吃完梨感覺不錯啊, 她說太解渴了。

之後, 她開始玩弄剛才那些碎片, 像玩拼圖一樣, 拼出了幾個部分。 我問她需不需幫忙。

瞅准這個機會加入, 我有兩個目的:一是幫助她,

Advertisiment
讓她對自己的努力更有成就感;二是想趁她心情不錯的時候, 跟她交流, 引導她學會正確發洩不良情緒的方法。

她看我主動去幫忙, 當然高興。 我於是一邊拼一邊告訴她:以後再生氣時, 可以找個軟乎乎的、打不壞的東西打幾下, 比如拍打沙發;然後想想自己為什麼問題生氣, 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邊聊邊做, 女兒發現固體膠用完了。 她使勁扣裡面剩下的膠, 怎麼也扣不出來, 一下又急了, 現學現賣奔沙發而去了。

我聽到沙發被她打得“啪啪”響。

我若這時干預, 結果肯定不好:假設我也弄不出那固體膠, 她會失望抱怨;萬一我弄出來了, 她又會因為不是她自己解決的而惱火。 所以我沒管那固體膠,

Advertisiment
只誇張地說:“打完好受吧?”然後跟她一起笑。

過了一小會兒, 她突然說:“媽媽, 我有辦法了!我往裡面倒點水, 膠就化了!”我驚呼:“好辦法啊!我怎麼沒想到!你水杯裡就有水。 ”

膠並沒有真的都化, 不過有點水就變粘了, 算是沒影響女兒完成她的手工。

她得意地拿作品過來給我看。 原來, 她把剩下的一個小樣圖裡的小車座剪下來, 貼到了一個大樣圖的車裡, 說那是小寶寶的座。 這樣, 最後雖然沒做成車模, 她也有了一個自己滿意的作品, 事件完滿解決。

在整個過程中, 我走開了三次, 女兒因此有了自己平復情緒的機會, 有了主動重建溝通的機會, 也有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機會, 甚至還嘗試到了應用新學的辦法管理情緒的機會。

Advertisiment

當然了, 或許真正關鍵的不是我, 而是那個大白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