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丙類傳染病)是嬰幼兒常見傳染病, 這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大部分患者症狀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 只有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有極個別重症患者病情嚴重, 導致死亡。 如何預防和治療手足口病成為家庭主要護理內容。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 但能夠傳播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 腸道病毒傳染性強,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 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 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染的關鍵。
一.個人預防措施
1.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 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並妥善處理汙物;
3. 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居室要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
5. 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居家治療的兒童, 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Advertisiment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節, 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 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 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 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4. 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 每日進行晨檢, 發現可疑患兒時, 要對患兒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7. 患兒增多時, 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採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Advertisiment
三.醫療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間, 醫院應實行預檢分診, 並專辟診室(台)接診疑似手足口病人, 引導發熱出疹患兒到專門診室(台)就診, 候診及就診等區域應增加清潔消毒頻次, 室內清掃時應採用濕式清潔方式;
2. 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每一位病人後, 均應認真洗手或對雙手消毒;
3. 診療、護理病人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儀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間病房內不應收治其他非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 重症患兒應單獨隔離治療;
5. 對住院患兒使用過的病床及桌椅等設施和物品必須消毒後才能繼續使用;
6. 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糞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
Advertisiment
7. 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腸道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時, 要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
家長平時給孩子多吃水果, 加強鍛煉和按時作息, 這三項都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