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陽1歲多了, 平時身體挺好, 愛說愛笑的, 高興時面部表情很豐富, 特別招人喜愛, 是全家的開心果一“喜羊羊”。 可陽陽也有讓媽媽犯愁的事, 就是常常捂著臍周喊“肚肚疼”。 有的時候是笑著說的, 一會兒就過去了, 媽媽也沒太在意。 可是這兩次卻疼得很厲害, 一次是流鼻涕、吃飯不好肚肚疼的:一次是吃冰淇淋後肚肚疼的。 陽陽小手按著肚肚不說話, 臉色不好, 額頭出汗。 媽媽嚇得臉都白了, 趕緊帶著陽陽上醫院。 醫生經過會診, 最後說陽陽可能是患了腸痙攣。 陽陽媽一聽, 趕忙請教會診的醫生, 想要弄清楚這個“腸痙攣”的來龍去脈。
Advertisiment
許多媽媽都把腸痙攣看成是一種病, 其實它只是一種常見的症狀, 因為許多疾病都會發生腸痙攣, 這和我們不能把發燒叫做病是一樣的道理。 腸痙攣可以引起寶寶肚子疼, 尤其是臍周疼痛, 有時甚至是很厲害的腹痛。
痙攣就是肌肉抽筋所謂痙攣是指肌肉組織過度的持續性收縮, 引起肌肉組織和血管缺血, 從而產生致痛的物質及疼痛反應。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小腿肚子“抽筋”就是典型的肌肉痙攣。 因為腸管管壁中有一層肌肉組織, 所以會發生這種變化。
寶寶腸痙攣很常見腸痙攣是由於腸壁平滑肌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 是小兒急性腹痛最常見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原因1
腸痙攣的確切病因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據觀察可能與中樞神經發育不完善和體質有關, 還有對牛奶或某些食物過敏等。
原因2
腸痙攣誘因較多, 如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喂乳過多、奶中糖量太高而致腸脹氣等, 均可誘發腸痙攣的發生。
原因3
如果發生饑餓、消化不良、腸寄生蟲毒素刺激、腹部創傷、腸道或腹部感染、腸粘連、發燒、過敏等情況時, 因胃腸道蠕動加快或受到刺激, 也容易發生腸痙攣。 而運動時出現的腹痛, 人們則叫做“岔氣”。
因此, 家長和醫生一起尋找並明確寶寶腸痙攣的原因, 避免再次出現, 是預防寶寶腸痙攣最有效的辦法。
Advertisiment
表現1
健康小兒突然發作陣發性腹痛, 發作時間從數分鐘至數十分鐘不等, 反復發作, 輕者可以忍受, 重者哭鬧不安, 翻滾, 出汗, 手足發涼, 疼痛部位多在臍周(也有少數在其他部位)。
表現2
3個月以下嬰兒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哭鬧, 大聲哭叫可持續數小時, 面部潮紅, 口周蒼白, 腹部脹而緊張, 雙腿向上蜷起, 雙手握拳, 可因排氣或排便而終止。
表現3
發作時檢查全腹觸覺過敏, 腹肌緊張, 發作間歇全腹柔軟, 無固定壓痛點, 無腸型或腫物, 有時可觸到條索狀痙攣腸管。
多數患兒偶然發作1~2次而自愈。 亦有不少病孩始於事發, 不斷復發, 甚至遷延數年。 絕大多數患兒隨年齡增長而獲痊癒。
Advertisiment
在寶寶腸痙攣發作期間, 由於缺乏腹部異常體征為主要診斷依據, 所以需要與3類疾病進行鑒別, 以免誤診。
腸痙攣需與3類疾病鑒別診斷鑒別診斷1
臨床上可與多數外科急症相混, 所以鑒別診斷非常重要。 常見疾病如膽道蛔蟲、闌尾炎、少見的膽道痙攣、小型膽總管囊腫腹痛、回腸遠端憩室腹痛等, 均應列入鑒別診斷。 如果屢次腹部檢查無固定壓痛及腫物, 以及屢次查大便無蟲卵, 才可以排除上述各種外科情況。
鑒別診斷2
過敏性紫癜的腹痛實際上也是過敏性腸痙攣, 同時出現皮疹, 可與單純性腸痙攣相區別。 但要注意紫癜病程中的病情發展。
鑒別診斷3
腸套疊。 要注意有些小嬰兒經過短時間腸痙攣發作後, 可突然發展為腸套疊。
Advertisiment
每類疾病都有相應的臨床表現, 必要時要做腹部B超、×線鋇餐造影等, 可明確診斷。 更需注意, 在嬰兒期, 啼哭不止也可以是由於饑餓、不舒適及要人抱等非腹痛性原因引起, 媽媽可要仔細觀察區別哦!
家庭治療以解痙止痛為主, 同時設法消除發病誘因。
寶寶腸痙攣有3個治療要點治療要點1
對未解過大便的寶寶, 用開塞露或肥皂條引導排便, 常有好的療效;如果寶寶喜歡讓人揉肚子, 可按摩其腹部;如果寶寶不發燒, 可用熱水袋隔毛巾熱敷肚子。 一般使寶寶在保溫條件下睡眠後常可自愈。
治療要點2
情況嚴重的寶寶, 應該到醫院請醫生開具處方, 使用解痙止痛、鎮靜的藥物或抗過敏藥物:口服顛茄、非那根;重者可注射阿托品或鎮靜藥等。
治療要點3
應該同時治療存在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等疾病。如消化不良,可以減少奶量或奶中糖量。對牛奶有過敏反應時,可以用豆漿等代乳品。
腸痙攣屬於中醫腹痛的範疇,其病因為腹內臟腑、經脈受寒邪侵襲,或腸胃為乳食所傷,絡脈淤滯等。寶寶腸痙攣有兩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辨證施治1腹部中寒
症狀:腹部疼痛,陣陣發作,得溫則舒,面色蒼白,痛甚則冷汗,手足發涼,甚則唇色紫暗,舌苔多白滑。
治法: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處方:服用養藏散。
常用藥:木香、丁香、沉香、當歸、川穹、肉桂
辨證施治2乳食積滯
症狀:腹部脹滿疼痛,按之痛甚,口味酸臭,不思乳食,時時啼哭,舌苔多厚膩。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處方:服用香砂平胃散。
常用藥:蒼術、陳皮、厚樸、砂仁、香附、枳殼、山楂、神曲、麥芽、芍藥
針灸:中脘、天樞、氣海、足三裡。針刺加灸。
推拿:揉按中脘、神闕穴至緩解。
治療要點3
應該同時治療存在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等疾病。如消化不良,可以減少奶量或奶中糖量。對牛奶有過敏反應時,可以用豆漿等代乳品。
腸痙攣屬於中醫腹痛的範疇,其病因為腹內臟腑、經脈受寒邪侵襲,或腸胃為乳食所傷,絡脈淤滯等。寶寶腸痙攣有兩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辨證施治1腹部中寒
症狀:腹部疼痛,陣陣發作,得溫則舒,面色蒼白,痛甚則冷汗,手足發涼,甚則唇色紫暗,舌苔多白滑。
治法: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處方:服用養藏散。
常用藥:木香、丁香、沉香、當歸、川穹、肉桂
辨證施治2乳食積滯
症狀:腹部脹滿疼痛,按之痛甚,口味酸臭,不思乳食,時時啼哭,舌苔多厚膩。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處方:服用香砂平胃散。
常用藥:蒼術、陳皮、厚樸、砂仁、香附、枳殼、山楂、神曲、麥芽、芍藥
針灸:中脘、天樞、氣海、足三裡。針刺加灸。
推拿:揉按中脘、神闕穴至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