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 光著身子來到這個世界, 只會哇哇地大哭, 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不會在法庭與人辯論、也不會拿著手術刀做手術。 可當孩子漸漸地長大了, 他們有的人會成為律師、醫生、商人;有的人卻會成為流浪漢、窮鬼、流氓。
不是因為這些孩子或聰明或笨, 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家境或富裕或貧窮, 而是后天的教育環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們以后的人生觀。
英國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提到過, 家庭教育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不可以掉以輕心, 他說:“教育上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
Advertisiment
家教十誤區害孩子不淺
誤區一: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玩具中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說:“摩登夫婦, 教三四歲小孩識字, 客來則表演一番, 是以兒童為玩物, 而忘了兒童的身心教育甚慢, 不可助長也”。
誤區二:期待孩子的感謝很多母親都認為:我養育了你, 我有特權去指使你。 這些母親在為孩子奉獻的時候, 其實也在內心對孩子有所期待, 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所預想的方式去成長。
Advertisiment
著名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提過:對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來說, 除了需要被細心地照料之外, 還需要和母親有溫柔的身體接觸。 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小事情, 美國紐約大學的曾做了一個觸摸心理實驗, 實驗的結果表明, 缺乏和父母身體接觸的兒童, 長大后普遍缺乏溫情和體貼, 而且也往往不自信, 自我評價偏低, 這樣的孩子總是不懂得想別人傳達自己的快樂情緒, 對周圍的人也冷漠沒有親和力。
錯誤四:不理會孩子的哭鬧哭, 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家長做溝通, 父母要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 給予安慰和愛☆禁☆撫,
Advertisiment
孩子淘氣并非全是壞事情, 那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索, 并且能從淘氣的過程中學會不少東西。
錯誤六:對孩子缺少耐心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 每一點進步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一個家長要耐心地期待著孩子的進步, 不要試圖超越自然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抱焦急的心態。
錯誤七:喜歡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世界上沒有兩個孩子的完全一樣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相應的優點和缺點, 能力和特長也各不相同, 但是很多家長卻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 然后一味地抬高別人, 貶低自己的孩子。
錯誤八:忽略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心是稚嫩的,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一些行為看成是在胡鬧, 如果不加阻止就是對孩子的縱容, 而事實是當孩子淘氣的時候, 也是他最聚精會神的時刻, 他把所有的注意都放在了自己渴望知道的東西上, 家長過在這個時候干涉孩子, 孩子專注的情緒會被打擾, 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很不利的, 孩子正是在專注的行為里培養自己的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現在一些孩子常見的"感統失調癥", 往往就是因為缺少行動的自由造成的。
錯誤十:總是做壞的示范當孩子還沒有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