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夜哭郎 教你三招!

最近病房住進一個寶寶, 白天睡得香, 夜裡吵得歡。 每晚都能聽到他的哭聲, 寶寶的媽媽說, 孩子自從出生就是個“夜郎兒”。 寶寶睡眠晝夜顛倒讓很多家長手足無措, 而且長期如此, 將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在這裡介紹幾個妙招, 讓寶寶不再是“夜郎兒”。

常見夜裡啼哭的原因

通常小寶寶夜裡哭個不停, 讓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餓了、尿布濕了, 如果是這樣, 媽咪只要滿足小寶寶的需求即可。 但如果發現都不是, 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了。 寶寶身體不舒服的可能原因有:

1.脹氣

造成脹氣的原因很多,

Advertisiment
包括:

持續的哭泣

奶嘴洞過大或過小

便秘:有時因為大便阻塞在腸內, 氣體排不出來產生脹氣

餵奶方法不正確

吸奶瓶的寶寶, 奶吸完了未被察覺, 而一直吸入空氣。

食物引起:開始吃副食品以後, 吃了過多產氣的食物, 尤其是糖類的食物, 如蘋果、甜瓜等等。 只要有打嗝、放屁、排便等, 將氣體排出, 終止脹氣, 就可改善寶寶的不舒服。

2.腹絞痛

通常發生在滿月到4個月的寶寶身上, 症狀是寶寶經常在傍晚4~6點或半夜12點~2點的時候狂哭, 哭得聲音很淒厲, 往往會手握拳頭, 腳踢個不停, 媽咪看了很心疼, 也不知該怎麼辦。

由於嬰兒啼哭最常見的原因屬腹絞痛, 往往半夜父母將哭鬧不停的孩子送到急診室, 醫生檢查沒有病理狀況,

Advertisiment
在睡了一覺之後就好了, 但一到傍晚或半夜又開始哭個不停, 醫生歸納可能的原因有:

過敏:部分的醫學報告指出, 喝牛奶的嬰兒會對奶粉中的牛奶蛋白過敏而造成腹絞痛, 即使喝母乳的寶寶, 也會因為媽咪所喝的牛奶, 而經由母乳哺育造成寶寶腸胃過敏。

腸內氣體過多或不正常的蠕動:腹絞痛是因為腸道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蠕動不規則, 導致阻塞後產生疼痛。 人的腸道就像一條道路, 神經發育不成熟就像交通管制不良一樣會塞車, 腸道塞車就會脹氣。

敏感度高或緊張性強: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寶寶的自主神經系統作用過強, 而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對一般性的刺激有不尋常的反應。

環境因素:家庭的壓力及媽咪的焦慮,

Advertisiment
無形中會造成寶寶的不安而引起腹絞痛。 也有人發現在懷孕過程中愈緊張的媽咪, 生下的寶寶就愈容易腹絞痛。

當然以上的種種原因不一定是單一形成的, 有可能是多種原因合併造成的。 而腹絞痛依程度的輕重來分類, 如果是一個星期發生三次以內屬於輕度的腹絞痛, 一般只須熱敷肚子, 或者塗上萬金油、薄荷油等按摩一下就會好。 如果是一個星期三次以上或更經常, 就有可能是中重度的腹絞痛, 這時媽咪可以使用醫用消脹的藥, 或者用藥阻止痙攣導致的腹痛。 不過, 這樣的疼痛通常在寶寶5~6個月大, 腸胃發育成熟後自然就會消失。

3.泌尿道感染

另外會導致寶寶半夜哭鬧不停的原因還有泌尿道感染,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炎會導致腹痛、發燒及頭痛, 媽咪這時就要收集寶貝的尿液去醫院檢查了。

4.鼻塞

3個月以下的寶寶還不會用嘴巴呼吸, 一旦鼻塞會導致呼吸困難, 睡覺時換氣困難也會讓寶寶啼哭不止, 藉著啼哭才能呼吸到空氣, 媽咪這時最好不要給寶寶塞奶嘴。

5.疝氣

疝氣分為臍疝氣和腹股溝疝氣兩種。 如果是臍疝氣比較不嚴重, 因為臍帶比較松, 寶寶不容易感到疼痛, 通常一歲以上就會改善了。

如果是掉到腹股溝裡的箝制型疝氣就會感到疼痛了, 這會造成寶寶半夜啼哭不止, 寶寶哭或生氣時, 稍微一用力就會讓腸子通過疝氣缺口掉到陰囊, 如果缺口較大會自己縮回去, 如果縮不回去了, 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推回去,

Advertisiment
以免時間太久讓腸道壞死, 就有可能要開刀了。

6.腸套疊

所謂腸套疊為小腸末端套進大腸裡, 症狀為嘔吐、腹痛、腹脹等, 比較嚴重的話會排便異常, 像是西瓜水或草莓醬一般, 醫生多半會用超聲波診斷, 如果灌腸無法解開套疊, 就要開刀了。

7.其它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會導致發燒、全身倦怠、腹瀉等症狀, 輕微的感冒症狀只須觀察幾天即可, 如果發現寶寶啼哭的聲音和平常不太一樣, 再加上有嘔吐等現象, 就需要緊急送醫。

嬰兒夜啼會影響成長發育

通常都說“睡眠充足的孩子長得高”, 這是完全正確的科學事實。

人體的生長要靠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對人體各種組織尤其是蛋白質有促進合成作用, 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使人增高。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導致生長停滯。生長激素在晚上熟睡時分泌量最多,若夜啼時間一久,勢必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因而就影響到了孩子身長增加的速度。

嬰兒夜啼最初是生物時鐘上的原因,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發哭鬧。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15天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逐漸開始形成,當白天睡得過多時,夜間就會哭鬧不止。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環境的溫度與濕度或太冷、太熱,太悶也會使小兒不適而哭鬧。還有一些嬰兒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鬧不止。有的嬰兒尿布濕了,如果不及時更換也要哭鬧(一次性尿布可以避免這種現象)。

寶寶夜啼怎麼辦?

1.抓住時機訓練寶寶。胎兒沒有晝夜的概念,但出生後,要面臨白天與夜晚的分別。如果寶寶在母體內習慣晚上活動,出生後就會白天睡覺,夜晚活動。所以最好從小開始,為寶寶建立白天和夜晚的概念。家長在白天儘量讓家中保持明亮,播放音樂等。到晚上調暗燈光,儘量保持環境安靜,讓寶寶產生夜晚認知,養成在夜晚睡覺的習慣,這樣可以逐漸將寶寶的生物鐘調回正常。

2.減少生理因素影響。保證寶寶身體健康舒適、肚子不餓、尿布乾爽清潔。如果身體不適,寶寶自然會哭吵不安,同樣,尿液和糞便也會刺激寶寶,使其皮膚感覺不適。

3.調整生活作息。為寶寶制定生活作息表,嚴格執行。白天儘量讓寶寶玩耍,睡覺時間一般不超過3~4 小時。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太晚睡午覺。晚上睡前半小時左右最好為寶寶洗個熱水澡,可使其放鬆心情,易於入睡。

小貼士:BB睡不好媽咪也跟著熬成了黑眼圈,讓寶寶一夜安睡很重要。加油夜哭郎的媽咪快來學習啦。

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使人增高。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導致生長停滯。生長激素在晚上熟睡時分泌量最多,若夜啼時間一久,勢必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因而就影響到了孩子身長增加的速度。

嬰兒夜啼最初是生物時鐘上的原因,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發哭鬧。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15天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逐漸開始形成,當白天睡得過多時,夜間就會哭鬧不止。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環境的溫度與濕度或太冷、太熱,太悶也會使小兒不適而哭鬧。還有一些嬰兒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鬧不止。有的嬰兒尿布濕了,如果不及時更換也要哭鬧(一次性尿布可以避免這種現象)。

寶寶夜啼怎麼辦?

1.抓住時機訓練寶寶。胎兒沒有晝夜的概念,但出生後,要面臨白天與夜晚的分別。如果寶寶在母體內習慣晚上活動,出生後就會白天睡覺,夜晚活動。所以最好從小開始,為寶寶建立白天和夜晚的概念。家長在白天儘量讓家中保持明亮,播放音樂等。到晚上調暗燈光,儘量保持環境安靜,讓寶寶產生夜晚認知,養成在夜晚睡覺的習慣,這樣可以逐漸將寶寶的生物鐘調回正常。

2.減少生理因素影響。保證寶寶身體健康舒適、肚子不餓、尿布乾爽清潔。如果身體不適,寶寶自然會哭吵不安,同樣,尿液和糞便也會刺激寶寶,使其皮膚感覺不適。

3.調整生活作息。為寶寶制定生活作息表,嚴格執行。白天儘量讓寶寶玩耍,睡覺時間一般不超過3~4 小時。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太晚睡午覺。晚上睡前半小時左右最好為寶寶洗個熱水澡,可使其放鬆心情,易於入睡。

小貼士:BB睡不好媽咪也跟著熬成了黑眼圈,讓寶寶一夜安睡很重要。加油夜哭郎的媽咪快來學習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