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夜哭郎,食療按摩巧解決

寶寶夜啼, 根據其誘發原因, 主要可分為脾胃虛寒型、乳食積滯型、心經積熱型和驚駭恐懼型四種。 不同原因引起的夜啼, 其治療護理的方法又不一樣。 小編今天將中西結合, 教你從食療和按摩兩個方面“對付”寶寶夜啼這個難纏的問題。

一、脾胃虛寒型夜啼

【原因】脾胃虛寒型夜啼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寶寶脾胃功能不好, 引起消化不良, 肚子不舒服, 導致了寶寶睡不安寧。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脾是人體器官的根基, 脾不好會直接影響其他器官。 而偏偏寶寶的脾功能又不完善, 還特別“挑剔”, 喜歡溫熱而不愛寒涼。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吃了寒涼、生冷的食物, 會順帶把寒邪帶入到胃腸道和脾。 夜間陰寒, 讓脾胃裡的寒邪之氣凝滯, 寶寶氣血不暢, 就會引起腹痛啼哭。

【診斷】如何判斷寶寶的夜啼是否屬於脾胃虛寒型?這一類型的寶寶尤其喜歡趴著睡, 因為這樣能夠緩解腹部的不適。 而寶寶夜哭的時候, 往往弓著腰哭, 家長給他輕輕按摩腹部能夠緩解。 這些寶寶平時面色比較青白, 手腳冰涼, 胃口差吃得少, 大便稀薄, 看他的舌頭可見呈淡紅色, 舌苔薄而白。

【食療方】

1、紅棗小米粥:取紅棗10個, 小米30克, 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 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

2、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 山藥80克, 粳米50克。 將蓮子去皮及心,

Advertisiment
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

3、常吃:山藥、枸杞、當歸等溫脾散寒的食物;忌吃:西瓜、梨、冬瓜、生蘿蔔、冷飲、涼茶等寒涼性質食物。

【按摩法】

1、讓寶寶俯臥, 在其腰部快速搓熱, 將掌心按在寶寶的命門穴(第二、三腰椎棘突間)1分鐘。 反復操作3-6次。

2、讓寶寶俯臥, 沿著其腰背部正中的督脈, 從下而上提捏。 反復操作3-6次, 按摩到寶寶皮膚出現潮紅為宜。

3、讓寶寶仰臥, 家長搓熱掌心, 按在寶寶的神厥穴(即肚臍的位置)1分鐘。

4、家長右手中指指腹用適當的力度按揉寶寶的小天心穴(手掌根部兩塊手掌肌肉隆起的交接處)3-6分鐘, 再從指尖往裡按揉寶寶的補脾經穴(大拇指外側)3-6分鐘。

二、乳食積滯型夜啼

【原因】有些家長總擔心寶寶營養跟不上, 頻繁餵食, 結果引起積食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以6個月的寶寶為例, 他們的胃容量只有150ml, 但很多家長每次都大瓶大瓶地給寶寶喂牛奶, 一天喂幾次, 腸胃都還沒有消化完上一頓的食物又來第二頓。 過多的食物積累在胃腸道, 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 從而出現呼吸不暢、便秘腹脹等情況。 身體的不適在晚上顯得尤其明顯, 所以很多寶寶出現了睡不安穩、頻繁夜哭的現象。

【診斷】因為胃腸道中已經積累了大量食物無法消化, 寶寶固然容易出現厭食拒食的情況, 即使吃進去了牛奶、母乳等食物, 也很容易嘔吐出來。 積食的寶寶肚子看起來比較大, 而且拒絕讓人按壓, 因為按壓會讓他感到不適。 同時, 大便酸臭、舌苔白而厚, 指紋呈現淡淡的紫色, 這些都是積食的徵兆。

Advertisiment

【食療方】

1、注意不要餵食過量, 以免加重寶寶胃腸道的負擔。

2、谷芽麥芽水:穀芽、麥芽各15克, 加水煮沸後小火再煮15分鐘, 晾溫後給寶寶飲用。

3、糖炒山楂:取紅糖適量, 入鍋用小火炒化,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 再炒5-6分鐘, 聞到酸甜味即可。 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按摩法】

1、讓寶寶俯臥, 在其背部用雙手由下往上捏脊3-6次。

2、讓寶寶仰臥, 用多隻手指的指腹輕輕按揉其腹部3-6分鐘, 然後按摩中脘(腹部正中線上, 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點)、天樞穴各3分鐘。

三、心經積熱型夜啼

【原因】從中醫的角度看, 寶寶的脾胃虛弱, 易遭寒邪入侵, 相反, 心肝則火旺, 如果積熱上攻, 讓邪熱擾心, 就容易出現夜啼的現象。 幼兒機體本來屬陽性, 而很多家長擔心寶寶體弱受寒,

Advertisiment
往往給寶寶穿太多衣服、蓋過厚的被子, 加上飲食上偏燥熱, 都會讓寶寶上火。 寶寶一旦上火, 就會出現口乾舌燥、嘴唇裂皮、失眠便秘等症狀。 身體的不適, 加上上火導致的情緒煩躁, 正是寶寶們夜啼夜哭不能安睡的罪魁禍首。

【診斷】心經積熱體質的寶寶睡覺時喜歡仰臥, 因為這個睡姿相對更能讓寶寶感覺到熱氣散發。 平時觀察寶寶, 可見他面色紅潤、嘴唇鮮紅, 摸其手心腳心比其他孩子溫熱。 大便次數少且質地偏硬, 甚至有便秘的情況。 看寶寶的舌頭, 一般比較鮮紅, 舌苔黃膩。 這些寶寶在夜間啼哭的時候, 哭聲特別洪亮, 顯得尤其煩躁不安。

【食療方】

1、根據寶寶的情況適當多補充白開水的攝入, 有助於降低體內的燥熱感, 排除體內多餘的毒素。

2、百合冰糖水:取百合15-30克,加適量冰糖煮沸即可,平時可讓寶寶當開水喝。

3、蓮子心茶飲:用蓮子心10-15克,煎水代茶飲,有助於清心泄熱,緩解上火症狀。

4、多吃:多吃瓜果蔬菜,加大孩子對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入。

【按摩法】

1、讓寶寶俯臥,沿著背部脊椎的兩側從下往上捏推3-6次。

2、用大拇指沿著寶寶中指的掌心一面的第二、三節交界處向指尖推,反復推1-3分鐘。

3、食指、中指合、無名指三指併攏,用掌心一面,在寶寶前臂彎曲處向手腕部位推,反復推1-3分鐘。

四、驚駭恐懼型夜啼

【原因】寶寶心氣怯弱,而且生活經驗少,如果突然看見奇怪的事物,聽見巨響或奇異的聲響,甚至是不慎跌倒,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都會讓寶寶感到心神不寧。這種不安不僅僅表現為事件發生之際寶寶哭鬧,甚至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寶寶仍然會“心有餘悸”,從而因懼怕而啼哭。

【診斷】判斷寶寶是否屬於驚駭恐懼型夜啼,首先可以回想近段時間寶寶是否因看見奇怪的事物或聽見突如其來的響聲而大聲啼哭。此外,這種類型的寶寶夜啼時,往往表情表現驚恐,面色唇色忽青忽白,哭聲淒慘,甚至會尖叫。哭的時候會緊緊依偎大人的懷抱,目光不停掃視周圍的環境,似乎害怕奇怪的東西會再次忽然出現。

【食療方】

1、赤小豆甜飲:取赤小豆適量,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白糖煮開,讓寶寶代茶飲。

2、蛋粉粥:雞蛋殼洗淨炒黃,研磨成細粉末,每次取1.5克和在粥裡讓寶寶食用,每天2次。

3、蓮子粳米粥:蓮子50克、粳米100克入鍋同煮,熬至蓮子棉爛。讓寶寶早晚餐食用,每日2次。

【按摩法】

1、讓寶寶端坐或仰臥均可,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1-3分鐘。

2、拇指指尖用適當的力度掐按寶寶的心經(中指的螺紋面)、肝經(食指的螺紋面)各1-3分鐘,按揉小天心穴(手掌根部兩塊手掌肌肉隆起的交接處)6分鐘,有助於寶寶鎮驚安神。

排除體內多餘的毒素。

2、百合冰糖水:取百合15-30克,加適量冰糖煮沸即可,平時可讓寶寶當開水喝。

3、蓮子心茶飲:用蓮子心10-15克,煎水代茶飲,有助於清心泄熱,緩解上火症狀。

4、多吃:多吃瓜果蔬菜,加大孩子對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入。

【按摩法】

1、讓寶寶俯臥,沿著背部脊椎的兩側從下往上捏推3-6次。

2、用大拇指沿著寶寶中指的掌心一面的第二、三節交界處向指尖推,反復推1-3分鐘。

3、食指、中指合、無名指三指併攏,用掌心一面,在寶寶前臂彎曲處向手腕部位推,反復推1-3分鐘。

四、驚駭恐懼型夜啼

【原因】寶寶心氣怯弱,而且生活經驗少,如果突然看見奇怪的事物,聽見巨響或奇異的聲響,甚至是不慎跌倒,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都會讓寶寶感到心神不寧。這種不安不僅僅表現為事件發生之際寶寶哭鬧,甚至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寶寶仍然會“心有餘悸”,從而因懼怕而啼哭。

【診斷】判斷寶寶是否屬於驚駭恐懼型夜啼,首先可以回想近段時間寶寶是否因看見奇怪的事物或聽見突如其來的響聲而大聲啼哭。此外,這種類型的寶寶夜啼時,往往表情表現驚恐,面色唇色忽青忽白,哭聲淒慘,甚至會尖叫。哭的時候會緊緊依偎大人的懷抱,目光不停掃視周圍的環境,似乎害怕奇怪的東西會再次忽然出現。

【食療方】

1、赤小豆甜飲:取赤小豆適量,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白糖煮開,讓寶寶代茶飲。

2、蛋粉粥:雞蛋殼洗淨炒黃,研磨成細粉末,每次取1.5克和在粥裡讓寶寶食用,每天2次。

3、蓮子粳米粥:蓮子50克、粳米100克入鍋同煮,熬至蓮子棉爛。讓寶寶早晚餐食用,每日2次。

【按摩法】

1、讓寶寶端坐或仰臥均可,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1-3分鐘。

2、拇指指尖用適當的力度掐按寶寶的心經(中指的螺紋面)、肝經(食指的螺紋面)各1-3分鐘,按揉小天心穴(手掌根部兩塊手掌肌肉隆起的交接處)6分鐘,有助於寶寶鎮驚安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