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學齡前兒童,等於反恐戰爭

家有學齡前兒童, 相當於進行一場反恐戰爭。 兩歲三個月的小女可哥, 喜歡握著筷子到處跑, 隨便什麼東西都可以放進嘴巴, 和你玩著玩著, 冷不丁舉起手中利器, 沖你劈頭蓋臉砸過去。 我日常的噩夢, 就是她弄傷自己或者搞殘別人, 隨之而來是眼淚、醫療費和巨額賠償。 有時候, 我可以把她理解為小喬治布希。

在漫長的對“敵”鬥爭中, 我漸漸明瞭, 無民事行為能力者和有民事行為能力者的主要區別, 在於前一種人意識不到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 簡言之, 就是搞不清楚因果關係。 愛默生老師認為:“所有成功者都在一件事情上英雄所見略同——他們都是因果論的忠實篤信者。

Advertisiment
”資深媽咪小芳說:“我們家住十五樓, 陽臺沒有防盜網, 我當著兒子的面, 把一個雞蛋從陽臺上扔下去, 然後再拉著他下去看那攤殘骸, 告訴他如果失足墜落, 就是這個下場。 ”該教育方法雖不環保, 卻勝在夠形象和夠恐怖。

在倖存於可哥的第N次眼部襲擊之後, 我決定進行因果教育。 第一步:展示後果。 我把她抱到膝蓋上坐好, 掏出一顆葡萄, 不懷好意地在伊面前晃來動去。 “寶寶, 你看這個像什麼?”伊回答:“葡萄。 ”怎麼這麼沒有想像力?“不對, 這個像眼睛。 ”“哦。 ”伊點點頭, 伸手過來抓。 我把可憐的葡萄擱到椅子上, 一面手掌按下去, 果實立即皮開水綻。

第二步:建立因果關係。

Advertisiment
旁白:“人的眼睛就是這樣的, 薄薄的一層皮包著一泡水, 使勁一碰, 就爆掉了。 ”伊睜大眼睛, 盈滿莫名恐懼。 旁白繼續:“人沒有眼睛會怎麼樣呢?”我用另一隻手捂住伊的雙眼:“就像夜裡房間裡沒有開燈一樣, 永遠是黑的, 什麼藍貓啊, 天線寶寶啊, 媽媽啊, 都看不到了。 ”

最後一步:加深印象, 爭取承諾。 可哥的小腦袋左右搖擺, 掙脫了我的手掌。 “寶寶怕不怕黑呀?”“怕!”伊用力點點頭。 “以後可不可以搞別人的眼睛?”“不可以。 ”“寶寶拿著筷子到處跑, 眼睛會撞在上面, 好不好玩?”伊搖搖頭。 “為什麼?”“會爆掉!沒有藍貓看了。 ”我微笑, 從恐怖大師恢復慈母的形象, 摸摸她的頭:“乖, 去玩兒吧!”

截至今天, 我再也沒有遭到可哥的恐怖襲擊。 有時, 為了達到一個正義的目的,

Advertisiment
採取某種近似“恐怖主義”方法似乎也是可行的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