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初, 兩三歲的寶寶, 就要離開家門, 開始他人生旅程中的首次集體生活―――進入幼稚園了。 寶寶初入園往往是每位為人父母者擔憂的事情。 長期呆在家中的寶寶, 忽然要離開自己的懷抱, 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 他能適應嗎?
相信, 只要你在寶寶入園前抽出一些時間, 和寶寶一起做好入園前的各種準備, 擔憂自然會化解, 寶寶也會較快、較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
心理篇
上午8點多, 幼稚園裡的孩子們正準備做早操。 這時候, 2歲多的小高拉著媽媽的衣角就是不放。 還沒到幼稚園門口, 他就開始放聲大哭,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在幼兒入園初期普遍出現, 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兒童心理學博士馮夏婷說道, 一般情況下, 寶寶入園時會出現“親子依戀”——畢竟兩三歲的寶寶, 在家長期受到父母的細心照顧, 而現在要暫時脫離父母, 到幼稚園裡過集體生活, 幼小的心靈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只有寶寶見到經常照顧他的人在旁邊, 才感到安全。 這就是所謂的入園前“分離焦慮”。
專家支招:
入園前: 增加熟悉感講解幼稚園寶寶並不知道幼稚園是什麼, 這就需要家長和寶寶講一講。 已經獲知寶寶將要入哪所幼稚園的家長, 應該抽時間帶寶寶去幼稚園一趟, 告訴寶寶哪裡是課室, 哪裡是廁所等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剛入園時經常哭鬧是很正常的事, 家長無須心煩。 馮博士說, 這時期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關鍵期。 寶寶在幼稚園不停哭鬧時, 媽媽可以多停留一會兒, 第一次停留5分鐘, 第二次停留3分鐘, 時間逐漸遞減, 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當然, 媽媽要清楚到時間就必須離開, 如今的狠心只是為了讓孩子起飛更早一點兒, 所以媽媽自己首先應克服這種與朝夕相處的寶寶分離的焦慮狀態。
另外, 家長可讓寶寶帶上他喜歡的物品, 以此來安撫寶寶, 例如玩具、公仔等。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寶寶多數是獨生子女, 在家裡是“小皇帝”, 要啥有啥, 需求總是能得到滿足。 馮博士告訴記者, 家庭環境的影響使很多獨生子女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欲, 覺得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這時候, 父母可以模擬一個情景, 從中告訴寶寶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他想拿的時候, 應該怎麼和別人說。 寶寶在幼稚園遇到相同狀況時, 家長潛移默化的教導就能在他腦海中反映,
Advertisiment
寶寶入園頭幾天, 很多家長通常會這樣問寶寶:“今天在幼稚園表現如何啊?乖不乖啊?”其實, 這無疑增加了孩子的壓力, 產生緊迫感。 家長應該問孩子在幼稚園裡發生了哪些快樂的事情。 明天又將會進行那些開心的活動。 詢問下, 讓寶寶自己去發掘在幼稚園裡的開心事。 同時, 家長要細心觀察寶寶, 當發現寶寶入園後有了進步, 例如能自己拿杯子喝水了, 如廁時能自己脫褲子了, 會把東西放整齊等等時, 要適當地給以讚揚和鼓勵, 家長可以說:“寶寶真厲害!現在自己能拿杯子喝水了,
Advertisiment
有些初入園的寶寶在幼稚園愛打人。 馮博士解釋, 這很可能是孩子借此來吸引老師、同學的注意。 在家裡是焦點的他, 希望也能成為全班焦點。 馮博士建議, 在寶寶一開始打人的時候, 老師的反應不應該過於激烈, 大可輕鬆對待。 老師應從行動上告訴他, 這樣並不能讓老師加倍地“關心”他。
(責任編輯:何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