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寶貝的飲食注意事項

4至6個月大, 副食品準備就緒

當您家的小寶貝穩定成長到4~6個月大, 此時消化系統功能已有很不錯的發育, 家長就可以開始準備讓他嘗試母奶或配方奶以外的流質食物, 進入以味覺探索新奇事物的階段。

建議副食品以「流質(清湯)→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固體」的漸進式順序添加, 而家長當然也必須視寶寶的適應程度有所調整。 目前寶寶僅7個月大的楊主任, 熱心和我們分享她的育兒經驗──剛開始寶寶是以米湯、米糊進入副食品的世界, 在觀察寶寶無過敏、拉肚子等不適反應後, 接著也嘗試了水果泥和蔬菜泥,

Advertisiment
預備等寶寶年紀再大一點, 就可以吃些營養價值高的蛋黃泥。

訓練吞咽與咀嚼能力

其實副食品除了能替寶寶增加營養攝取外, 同時還能訓練吞咽和咀嚼的能力, 剛開始添加副食品, 可以少量讓寶寶嘗試並觀察接受度, 秉持一次僅添加一種副食品的概念, 以便厘清寶寶有無過敏反應。 同一種食物持續給予3~7天后, 只要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情況, 即可繼續給予下一種副食品。

另外, 可以試著將食物改放在碗或杯子裡, 以湯匙一口一口慢慢餵食, 及早讓寶寶習慣和大人相同的進食方式, 也能順道訓練咀嚼的能力。

副食品無須調味

如果爸媽要親手替寶寶製作副食品, 完全不需要添加任何調味料, 只要讓寶寶吃最清淡新鮮的食物原味即可,

Advertisiment
或是多添加一點具有天然甜味的胡蘿蔔、地瓜、南瓜等新鮮食材, 就能增加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 等寶寶滿一歲後, 開始可以和大人吃相同的食物, 則採用低油、低鹽、低糖、少刺激性的烹調方式, 才能吃得更健康又安心。

楊主任以自己家的寶貝為例, 從照顧者的角度觀察, 可明顯看出寶寶偏好味道香甜的果泥, 但對菜泥卻興趣缺缺, 由此可見人的味覺天生傾向喜愛某些香氣或味道, 雖然如此, 但基於健康的立場還是要讓寶寶均衡、多方面的攝取各種營養。

寶寶飲食「全熟」烹調才安心

寶寶滿1歲後, 此時對副食品的適應已經十分成熟, 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 飲食應秉持質地軟嫩、易消化、避免過多調味、六大類均衡攝取為原則。

Advertisiment

除了水果以外, 寶寶的飲食皆應烹調至全熟, 尤其是肉、肝臟、魚、蛋等食材更要注意, 畢竟寶寶的抵抗力較弱, 當食物經高溫烹調的同時, 一方面也是進行殺菌的工作, 才能避免無意中讓病菌隨著半生熟的食物被吃下肚, 因而造成感染、過敏、腸胃不適等症狀。

水果也可能是過敏原之一

最常見的過敏原主要來自于蛋白和海鮮類食物, 但並不表示蔬菜水果完全不會引發過敏, 如柑橘類以及奇異果、草莓等水果, 也是容易導致不適的代表之一。 建議家長讓寶寶喝稀釋果汁前, 至少要以「1:1」的比例摻水稀釋, 讓腸胃道有更長的時間適應維生素C和果酸帶來的高刺激性, 也能避免出現不適症狀。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