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小兒初入學 實況點滴

一年級新生就要入學了, 孩子們從幼稚園走向小學能適應嗎?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不妨對照如下鏡頭給自己的孩子“把把脈”, 有問題的話, 趁早“診斷”, 及時“治療”。
“培養孩子從良好的習慣入手”

鏡頭1:

“寶寶, 快點吃, 又要遲到了。 ”媽媽急得直抱怨無法替女兒吃, 可溜溜依然慢吞吞地用調羹扒拉著碗裡的飯菜, 任由媽媽催促。 溜溜一頓早餐快則半小時, 慢則一小時。 遲到是家常便飯, 還常常影響到媽媽上班。

都晚上10時了, 可溜溜仍在燈下畫畫, 媽媽一邊幫忙一邊數落著:“早就提醒你了, 非要拖到最後, 明天就要交了,

Advertisiment
看你怎麼辦?!”最終是完成了, 可媽媽和她都沒睡好, 那畫的品質也就可想而知了。

給孩子的診斷:

孩子進入小學學習, 是人生的第一次轉折, 現在的孩子們智力上存在的差異極小, 競爭的就是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而良好的習慣也要有一個養成過程, 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家校共同教育使孩子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給家長的藥方:

為溜溜準備一個她心儀的小鬧鐘, 教會她看鐘, 和她一起規劃作息時間表, 並貼在醒目的地方, 要求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還可以請小鬧鐘鬧鈴監督, 幫助她成為一個珍惜時間, 按時、及時做事, 有一定時間觀念的小學生。

“生活不再拖拖拉拉”

鏡頭2:

亮亮聰明可愛, 從幼稚園小班起就開始參加各類興趣班的學習,

Advertisiment
學什麼像什麼, 是班中的佼佼者, 可是並不受老師的喜愛。 原來, 亮亮每次學習總是丟三落四, 不是今天忘帶琴譜, 就是明天不見了舞蹈鞋, 有一次演出時還弄丟了演出服。 再看看他家裡心愛的玩具, 也是東一個西一個, 總也找不著。

給孩子的診斷:

亮亮是家中的“小皇帝”,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恨不得捧在手心, 呵護有加。 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這也促使亮亮生活辦事毫無條理。

給家長的藥方:

給亮亮添置擺放物品的小櫃子和小書櫥, 讓亮亮將自己的玩具及故事書、課本、練習本等分類擺放, 家長可以在櫃子、書櫥上方貼上一些動物小標誌, 營造出童話世界的氛圍, 吸引孩子喜愛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Advertisiment
並願意在這個“小天地”中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 還要教會他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 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

每晚入睡前, 要求孩子看看功課表, 把第二天要用的文具一樣不少地準備齊全, 放在固定的位置。 這樣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亂, 又可改掉“丟三落四”的壞毛病。

針對孩子的特點, 可採用“教——扶——放”的指導方法。 “教”:具體方法, 家長可作示範, 讓孩子去模仿。 例:整理書包, 看課表整理, 一樣樣擺放整齊、不漏。 “扶”:指導孩子自己練習去做, 家長在一旁做必要的指點和輔導。 例:整理書包, 可按課表順序整理, 以免落下要帶的東西。 “放”: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家長不再干預, 只是對他做不定期的檢查。

Advertisiment

“上學不開心”

鏡頭4:

彎彎哭著不要上學, 扯著媽媽說要回家。

給孩子的診斷:

孩子進入小學後, 需要聽懂老師上課傳授的知識, 課下還要完成佈置的作業和練習, 這與之前的幼稚園憑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完全不同。 有的孩子因為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差, 就會覺得課程困難, 無法接受, 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給家長的藥方:

孩子進入新的“大家庭”, 要接受新老師, 結交新朋友。 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 則有賴於與人交往的能力。 家長要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 待人友好。 這樣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 不要因此感到心煩。 當孩子鬧彆扭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表揚她:彎彎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好多聽話的小朋友都去上學, 然後給她講許多在學校裡的開心事。

因此, 家長為孩子作入學準備時, 不僅需要從知識、技能方面訓練, 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家長可對孩子多講講自己當年入學時的高興心情, 介紹學校裡各種有趣的活動, 激發孩子對未來新環境的嚮往。

為孩子作入學準備是需要的, 但要注意適度。 如果入學前準備的方式方法不當, 就容易引發孩子“入學恐慌症”, 並由此引起連鎖的生理疾病, 甚至會造成孩子小小年紀就出現失眠、神經性胃痛等疾病。

多與孩子聊天、談心。 家長要運用微妙的教育技巧來溝通相互之間的心理。 與孩子聊天、談心, 瞭解詢問班級情況,如班級的榮譽,同桌的情況,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特別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時,應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家長要尋找、摸索通向孩子心靈深處的通路,找到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教育技巧。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鏡頭5:

自從豆豆上小學後,劉先生經常接到老師的“告狀”,說豆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打瞌睡。

給孩子的診斷:

小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上課,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短,課後又有作業,課堂學習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這比上幼稚園要大大增加孩子的緊張度。

生物鐘失調是所有孩子最為集中的問題。慢慢減少直至取消午睡,以改變午睡習慣,讓孩子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養成按時起床、用餐、學習、遊戲、就寢的習慣。逐步形成守時觀念,及早適應正規的學校生活。

給家長的藥方:

為使孩子較快適應小學緊張的生活節奏,開學前,家長要適當地減少孩子睡眠和遊戲時間,延長學習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但也不要讓孩子睡得太晚。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安靜地坐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比如閱讀、畫畫等使他能集中注意力。

此外,家長還要幫助孩子養成完成功課的習慣。家長要在家裡給孩子佈置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區域,注意觀察他做功課的習慣,看看有什麼問題,並及時作一些調整,找到能讓孩子更安心做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為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基礎。同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遇到孩子情緒低落時,要及時瞭解情況,並且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同時多用正面鼓勵的話語引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瞭解詢問班級情況,如班級的榮譽,同桌的情況,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特別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時,應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家長要尋找、摸索通向孩子心靈深處的通路,找到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教育技巧。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鏡頭5:

自從豆豆上小學後,劉先生經常接到老師的“告狀”,說豆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打瞌睡。

給孩子的診斷:

小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上課,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短,課後又有作業,課堂學習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這比上幼稚園要大大增加孩子的緊張度。

生物鐘失調是所有孩子最為集中的問題。慢慢減少直至取消午睡,以改變午睡習慣,讓孩子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養成按時起床、用餐、學習、遊戲、就寢的習慣。逐步形成守時觀念,及早適應正規的學校生活。

給家長的藥方:

為使孩子較快適應小學緊張的生活節奏,開學前,家長要適當地減少孩子睡眠和遊戲時間,延長學習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但也不要讓孩子睡得太晚。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安靜地坐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比如閱讀、畫畫等使他能集中注意力。

此外,家長還要幫助孩子養成完成功課的習慣。家長要在家裡給孩子佈置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區域,注意觀察他做功課的習慣,看看有什麼問題,並及時作一些調整,找到能讓孩子更安心做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為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基礎。同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遇到孩子情緒低落時,要及時瞭解情況,並且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同時多用正面鼓勵的話語引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