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小孩的家長注意了,你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誰才是家的主導?

今天早晨, 下意識中做的一件事情, 給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敲響了警鐘。 話說, 今天早晨, 剛起床, 準備去洗澡的時候, 小鹿就醒了, 喊媽媽。 我說, “媽媽在。 ”接著小鹿又想拉著我陪他睡。 我對他說, “讓媽媽去一下衛生間好不好, 馬上就回來。 ”小鹿居然回答說“去”。 我感覺自己好像得到了巨大的恩赦一般, 帶著一種欣喜告訴小鹿姥姥, “小鹿讓我去”。 哎, 一種深深的奴性, 孩奴的精神就這樣表現得淋漓盡致。

小鹿還小的時候, 都是在養孩子。 只要不碰著, 不受傷, 怎麼都行。 這是我的養孩子的方法。 還好孩子不是我一個人在養。

Advertisiment

孩子得教育, 當然知道。 什麼時候開始教育, 是一個問題。

回想我們教育小鹿的歷程, 是從繪本開始的。 1歲5個月的時候, 一次給他買了三套繪本。 裡面有吃飯、睡覺、洗澡、上廁所、刷牙、穿衣、問好、交友的規矩和情景。 這些書的功能性好強, 小孩好喜歡模仿這些繪本裡的小人。

現在發現, 應用的最多的還是關於吃飯的。 看來, 吃飯問題還是這個階段的養育重點。

當小鹿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對他說起繪本裡的一句話, “吃飯長得高, 長得比小豬還高呢”, 小夥子就會邊端著碗吃喝, 邊踮起腳尖。 還會用這句話來說服。 奶奶說, 要吃飯了, 先別喝優酪乳了。 小鹿拿起優酪乳就跑到了給他量身高的地方, 並且立起了腳尖。 意思是, 喝優酪乳長得高。

Advertisiment
這下把奶奶弄得哭笑不得。 只好讓他喝了優酪乳。

昨天, 在他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指著繪本上那個寶寶吃的紫菜包飯, 對他說, 他吃的就是咱們現在吃的, 你要不要吃呀。 這才同意吃給他用海苔包的米飯。 不過, 他要自己包。 結果是, 弄了一桌子米飯, 不過好在他還吃了好幾口。

繪本裡還有自己收拾玩具。 同樣, 管用了一段時間, 只是大人沒有堅持讓他自己收拾, 所以在這方面小鹿也沒有堅持。

看到刷牙的繪本之後, 小鹿倒是很喜歡去刷牙, 漱口, 刷上幾下, 把牙刷在牙刷筒裡涮幾下, 再把水全部倒掉, 因為是對著馬桶的, 所以刷完牙還會把馬桶蓋給蓋上。 刷牙的幾個程式都有, 但在真正刷牙的環節還不會。

因為買的繪本太多了,

Advertisiment
總是給他挑新的講, 舊的就幾乎不講了。 現在回想起來, 舊繪本裡面的好些生活技能他還不會呢, 比如穿衣。

除了繪本、一些潛移默化的教育之外, 教育小鹿的最明顯行為就是“不要”。 不要做這個, 不要做那個。 給小鹿立規矩之後, 如果還是出現不合規矩的行為, 或者是哭鬧, 最常用的辦法是“轉移注意力。 ”當小鹿大一些, 記憶力發展起來了, 注意力沒那麼容易被分散了。 往往是分散之後, 很快就會再回憶起來。 所以, 我們對小鹿進行說理。 小鹿還是比較講理的。 奶奶說, 抱不動了, 胳膊好疼呀。 小鹿就會讓奶奶將他放下。 小鹿講理, 得益于他的爸爸從他出生之後, 就對著小鹿嘚啵嘚啵說理。

在很多時候, 我總會認為給孩子定的規矩太多了。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不能拿洗菜盆玩、不能打開櫥櫃等等。

在我的觀念中, 覺得“教他規矩”和“釋放孩子的天性”存在著較大的矛盾。 我也在心中存有疑問, “釋放孩子的天性”與“溺愛”之間的界限又在哪裡呢?

另外, 在帶著小鹿和社區裡其他小孩一起玩的時候, 我隱約發現了另一個觀點, 就是當父母的似乎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老實”。 似乎不聽話大人的話, 在2歲之前, 都會被當作是正面的行為。 這樣的孩子似乎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外向的、充滿活力的、精神充沛的孩子。 “你看你們家小鹿多老實呀。 看看我們家孩子, 這瘋的。 ”語氣中明顯地帶有一種自豪感。

不聽話的寶寶會導致父母總是圍著孩子團團轉。 一些事情反復地說,

Advertisiment
孩子反復地不聽, 最後以孩子的哭鬧, 父母的妥協作為結果。

有一次, 小鹿想吃彩虹糖。 給他拿出了兩顆。 他吃完之後, 又跑去放糖的地方喊我過去給他拿。 我覺得彩虹糖比較小, 一顆只有藥丸一樣大, 讓他再吃兩個也無妨。 於是又給他取了兩顆。 沒想到他吃完之後, 又過去了。 給他講一大堆道理之後, 他很聽話地沒再要吃了。 我很得意, 以為小鹿是聽懂了我說什麼了。 後來, 我發現, 實際上他所理會到的意思應該是我不會再讓他吃了。

如果不想總是被孩子所牽制, 給自己留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過一種健康的利己主義生活, 那就需要向孩子立規矩。 讓孩子明白, 在你與他的關係中, 你具有最終權威。

在立規矩的過程中, 孩子會不斷地挑戰你的權威,父母需要做的是一旦堅決說“不”,不論他在做什麼,都不能再繼續。

“如果你希望你的寶寶以後成為一個快樂的寶寶的話,你就需要向他立規矩並且當你說‘不’的時候,不論他做什麼,都不能改變你的決定。”

想像一個情景,給孩子立下餐桌的規矩,並讓孩子執行了的話,父母將會直接受益。不用每天追著孩子餵飯,不用自己獨自一人去吃已經涼透的剩飯。小紳士和小淑女的養成,看來得從小就抓起。

這些的前提都是不要“過度控制。”與設立限制同樣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去探索世界。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經常惹麻煩,問題可能不在於他需要更多的紀律約束,而是因為環境不適合他。”

孩子會不斷地挑戰你的權威,父母需要做的是一旦堅決說“不”,不論他在做什麼,都不能再繼續。

“如果你希望你的寶寶以後成為一個快樂的寶寶的話,你就需要向他立規矩並且當你說‘不’的時候,不論他做什麼,都不能改變你的決定。”

想像一個情景,給孩子立下餐桌的規矩,並讓孩子執行了的話,父母將會直接受益。不用每天追著孩子餵飯,不用自己獨自一人去吃已經涼透的剩飯。小紳士和小淑女的養成,看來得從小就抓起。

這些的前提都是不要“過度控制。”與設立限制同樣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去探索世界。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經常惹麻煩,問題可能不在於他需要更多的紀律約束,而是因為環境不適合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