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幼稚園的寶寶, 卻時刻抱著一隻髒兮兮的泰迪熊, 或對自己那床小舊被子不離不棄, 若要強迫他和這些舊物品分開, 又會惹來一場無休止的哭鬧……這樣的情形常常讓媽媽們不解又氣惱, 甚至常常忍不住懷疑:這是不是一種怪癖?
一床被子的遭遇人物標籤 希希 4歲
希希6個月時, 媽媽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所以寶寶白天都是跟著爺爺奶奶。 希稀有一床小被子, 上面印著各種可愛笨拙的小鴨子, 希希一直非常喜歡。 冬天蓋著睡, 夏天就抱著睡。 有時候睡覺中翻身, 被子會被撩起來蒙在她頭上,
Advertisiment
轉眼間, 希希3歲了, 該上幼稚園了。 那床用了3年的被子已經看不出原來的質地了, 而且四個角因為數次縫補, 不但破舊還黑乎乎的, 所以媽媽就給她買了一床新被子帶去幼稚園。 沒想到, 希希明顯不適應, 在幼稚園裡一個月都沒睡午覺, 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住那床舊被子,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
希希的表現, 是典型的親子依戀行為。 人人都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 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 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 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而寶寶在某些缺乏安全感的時期, 例如在白天變成黑夜, 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 或者同主要撫養人沒有建立起親子依賴時, 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 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這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行為。 寶寶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 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 其戀物表現在2歲時最為強烈。 一般來說, 寶寶的戀物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淡化,
Advertisiment
那些可以讓孩子擁抱、享有絕對操控權的物品, 比如他們經常玩的絨毛玩具、經常用的杯子、經常蓋的小毛毯等最容易成為寶寶依戀的對象。
奶瓶、奶嘴 可至3~4歲
吃是寶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一旦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那麼寶寶就會對與吃有關的物品格外關注, 進而尋找一種替代性的滿足, 比如奶瓶、奶嘴等。 常常看到有些孩子不吃奶或者吃完奶的時候, 也執著地吸空奶瓶, 就是這個原因。
玩具 可至6~8歲
伴隨著小寶寶對基本需求的生理滿足, 玩具會讓小寶寶更加愉悅, 從而能夠儘快地把糟糕的負面情緒排解掉。
Advertisiment
柔軟的毛毯、被子、枕頭、衣物等 約至5歲
在寶寶最容易迷戀的物品中, 被子也許是僅次於奶瓶的第二大戶, 而且必須是那種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被子。 這不僅因為它上面有寶寶熟悉的味道, 還因為被子能帶來溫暖的觸覺聯想。 除了那些能帶來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 寶寶對某些物品的觸感也非常在意, 因為這種感覺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 比如毛巾、枕頭、手套、衣物等。
照顧者的身體 約至4歲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 主要照顧者的身體部位也備受寶寶青睞,
Advertisiment
對許多父母來說, 要拿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枕頭, 可是一項艱巨的工程。 常常是在寶寶哭鬧不休之後, 又跌進妥協的深淵。 其實, 到底要不要戒除?用什麼方法戒除都是有講究的。
1 先判斷寶寶的戀物行為是否過度
大多數寶寶的戀物行為都不是病態, 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 只有過度的依戀才需要糾正。 判斷是否過度主要看這幾項:他喜歡的物品是否不許洗?是不是誰也不能碰?是否不分時間場合都要隨身攜帶?如果拿開是不是反應強烈, 大哭大鬧或者不吃不睡?如果回答是, 那說明孩子過度戀物,需要干預。
2 不可採用強制性的方法
在寶寶逐漸走向獨立的時候,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所以,一旦被迫與依戀物分離,寶寶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這些感受會給寶寶的成長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可以借鑒這樣一些方法:
1 將舊棉被剪一塊布料,讓寶寶帶在身上,尤其適合已上幼稚園的寶寶。
2 當發現寶寶有特別依戀的現象時,不妨把一模一樣的東西多買一件,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
3 可以與寶寶一起舉行戒除儀式,如戒奶嘴告別儀式,請寶寶用口述或畫圖的方式,跟奶嘴真正說再見,一起把奶嘴收起來、埋起來等。
4 用寶寶感興趣的其他東西來轉移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喜歡的東西多,寶寶的戀物習慣就難以維持。
3 選擇合適的時機
三四歲的孩子要比兩歲前的幼兒較易改善。生活中有重大變化的時候也不是好時機,比如第一次上幼稚園、更換保姆、搬家等等,就不是處理問題的好時機。每個轉捩點都要有一定的適應期,過渡一下再以溫和的方式矯正要更有效些。
4 給寶寶充足的關愛,消除其不安全感
戀物的寶寶多出現在那些孩子很小就和父母分開,長期見不到父母,或者平時主要是老人或保姆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太少的孩子身上。所以在戒除戀物行為的過程中,父母必須要給孩子足夠的身體上的密切接觸。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會逐漸減少。
TIPS:什麼是戀物癖戀物癖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多為成年人,通常始自青春期,而且是把無生命的物品作為“性活動”的物件引起性興奮。寶寶的戀物行為顯然不在此列。
那說明孩子過度戀物,需要干預。2 不可採用強制性的方法
在寶寶逐漸走向獨立的時候,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所以,一旦被迫與依戀物分離,寶寶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這些感受會給寶寶的成長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可以借鑒這樣一些方法:
1 將舊棉被剪一塊布料,讓寶寶帶在身上,尤其適合已上幼稚園的寶寶。
2 當發現寶寶有特別依戀的現象時,不妨把一模一樣的東西多買一件,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
3 可以與寶寶一起舉行戒除儀式,如戒奶嘴告別儀式,請寶寶用口述或畫圖的方式,跟奶嘴真正說再見,一起把奶嘴收起來、埋起來等。
4 用寶寶感興趣的其他東西來轉移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喜歡的東西多,寶寶的戀物習慣就難以維持。
3 選擇合適的時機
三四歲的孩子要比兩歲前的幼兒較易改善。生活中有重大變化的時候也不是好時機,比如第一次上幼稚園、更換保姆、搬家等等,就不是處理問題的好時機。每個轉捩點都要有一定的適應期,過渡一下再以溫和的方式矯正要更有效些。
4 給寶寶充足的關愛,消除其不安全感
戀物的寶寶多出現在那些孩子很小就和父母分開,長期見不到父母,或者平時主要是老人或保姆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太少的孩子身上。所以在戒除戀物行為的過程中,父母必須要給孩子足夠的身體上的密切接觸。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會逐漸減少。
TIPS:什麼是戀物癖戀物癖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多為成年人,通常始自青春期,而且是把無生命的物品作為“性活動”的物件引起性興奮。寶寶的戀物行為顯然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