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暴兒莫驚慌應付自如有妙方

寶寶到了2周歲左右, 到了所謂的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寶寶的精力充沛, 美國把這個階段叫做“terrible tow”。 寶寶的智力發育表現出能感知失望和沮喪, 加上語言精准度的缺乏, 寶寶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表達。 “我想做——但是我做不好, 我想做——但是我不願意做”這就是寶寶在發脾氣的時候的想法。 發脾氣是寶寶的自我展示, 到了4周歲以後就會好了。 爸爸媽媽能做的如下:
1.微笑著, 不動聲色站在寶寶不遠處, 用友善的平靜語氣和他/她說話——“寶寶剛才不舒服了, 現在好一點了嗎?”
2.關注寶寶的感受。 告訴寶寶他/她當前的狀態:“寶寶剛才拿不到那本書,

Advertisiment
心裡著急了, 很不舒服, 是吧?”
3.爸爸媽媽離開寶寶生氣的現場, 寶寶自己會處理, 等他/她平靜的時候, 告訴他/她:“你安靜了一切都好, 我真的很開心”。
4.爸爸媽媽可以暫停寶寶的遊戲或者把爭奪的玩具隔離。
5.寶寶安靜下來以後, 要和他/她玩角色遊戲, 讓寶寶再次從故事中學會處理情緒。
6.寶寶再次遇到類似刺激能做出預期情緒處理行為後, 爸爸媽媽要及時鼓勵與獎勵。
一般衝動型的寶寶需要清晰的規則和直接的合乎邏輯的結果, 因為寶寶沒有經驗, 沒有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所以爸爸媽媽在面對寶寶的時候需要自己先冷靜, 教會寶寶處理情緒的模式, 憤怒不可怕, 關鍵是處理憤怒的模式, 這是寶寶一直要從父母身上學的。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