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行應該如何培養出一個講禮貌的孩子

當孩子開口說話時, 你就該教他:

1、見到認識的人時, 應該主動說:“你好。 ”

2、接受別人的幫助或禮物時, 應該說:“謝謝!”

3、做錯事情或者影響了別人時, 應該說:“對不起。 ”

4、想要別人幫助時, 應該說:“請。 ”

5、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 應該說:“歡迎。 ”要主動招呼客人, 給客人倒水、拿水果。

6、離開的時候, 應該說:“再見!”

7、別人說話的時候, 不能打斷別人的話。

愛心建議

1、做個好榜樣。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 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別人, 所以爸爸媽媽在家裡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注意講禮貌,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Advertisiment
比如有客人來做客的時候給予熱情地招待;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以後, 對別人說謝謝;在收到禮物的時候可以邀請孩子和你一起寫感謝卡等。 有了你的示範, 再遇到類似的情形時, 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學你的做法。

2、有些媽媽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來訪的客人, 一般都會把孩子打發到一邊, 讓他們自己去玩。 這樣做也許能夠獲得一時的安靜, 但是卻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他會想:媽媽為什麼不讓我跟客人一起玩?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久而久之, 家裡一來客人, 他就會自動躲到旁邊去。 所以, 當有客人來訪時, 你應該向孩子介紹一下來的是什麼客人, 再向客人介紹一下你家的孩子, 並讓孩子幫客人拿拖鞋、拿杯子,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能把孩子排斥在外。

3、設置場景。 有的時候孩子學會了禮貌用語, 但是卻不知道該在什麼場合下使用, 比如我們在做觀察的時候, 本來孩子應該說“謝謝”, 可是卻說了“阿姨好”。 所以家長可以設置一些場景, 比如見到外人的時候熱情地打招呼, 教孩子說“你好”, 走的時候教孩子說“再見”。 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 又能夠給孩子實際的體驗。

4、不要強迫孩子。 不要認為孩子這麼小, 就能夠掌握在你的手裡, 他們有自己的個性, 甚至有些叛逆。 很多家長在孩子沒有禮貌的時候強迫孩子, 比如有客人來家裡, 孩子躲著不叫人, 家長就拉著孩子, 拼命地讓孩子向客人問好, 結果以孩子大哭而告終, 這樣非但達不到目的,

Advertisiment
還會產生反作用。 孩子不肯說, 可能有很多原因, 也許是害羞, 也許是不明白為什麼要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就是強著不肯說的話, 家長可以暫時放棄, 等到孩子平靜了以後, 再告訴他:“這是應有的禮貌, 你去別人的家裡, 也希望他能夠熱情歡迎你呀。 ”讓孩子設身處地的想一想, 或許能夠幫助他理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