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家長都擔心孩子有說謊的習慣, 因為習慣會成為自然,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一種傷害。 那麼, 當發現孩子說謊的時候, 應該怎樣來進行處理呢?孩子說謊該不該當面拆穿?下面心理健康專家為家長們支招。
孩子說謊分為有意說謊和無意說謊
無意說謊---緣于孩子自身發展
從心理因素上, 孩子的說謊可以分為無意說謊和有意說謊兩類。 從幼兒認知和心理的發展特點來看, 3歲幼兒已有說謊的經驗, 4歲開始就能策略性的說謊, 但3~4歲幼兒的說謊大都是無意說謊, 屬於無意識、不自覺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有意說謊---緣于父母不當教養
有意說謊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有意編造與事實不符的言語來欺騙別人的說謊行為。 對孩子來說, , 真正以欺騙別人為目的的說謊很少。 面對孩子有意的說謊行為, 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父母, 因為也許正是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引發了孩子的說謊行為。 孩子有意說謊的原因和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做錯事後害怕受懲罰、受成人言行影響而撒謊、為達到個人目的而說謊和為取悅父母而撒謊。
Advertisiment
孩子說謊行為有很多原因
孩子說謊---有很多外界因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某些行為會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於是, 為了讓父母關注自己, 孩子就會撒謊說自己哪兒不舒服吸引父母注意。 有時候父母不經意間的一些行為也會被孩子模仿。 比如父親為了拒絕別人的邀請, 就會尋找各種托詞推脫, 那麼當孩子不想做事時, 也會如法炮製。 孩子因為願望無法實現, 說些類似吹牛這樣的謊言, 也屢見不鮮的。 另外, 孩子也會通過撒謊來逃避懲罰。 當孩子有了撒謊成功的經歷之後, 他們會更加認可這種方式, 最終形成習慣。
Advertisiment
孩子說謊---只因為他還小
四五歲之前, 孩子還不懂得有目的、有意識的去記住一些東西, 能回憶起來的只是一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以及他們感興趣的個別對象。 假如父母想問他們一些細微、具體的東西, 孩子一般都會一臉茫然的說“不知道”或者表示沉默。 其次, 他們記憶的正確性也存在很大問題, 在回憶的時候常常出現脫節、遺漏和顛倒順序等現象。 孩子的記憶還比較易受暗示或者歪曲事實, 尤其當情緒處於異常活躍、興奮狀態時, 他們習慣於將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混淆起來。 由於無法分辨兩者之間的界限, 孩子通常擅自改變記憶的內容, 導致記憶失真。 這種情況在很多時候也被認為是孩子說了謊。
Advertisiment
孩子說謊也許是你給孩子創造的說謊機會
媽媽讓孩子誤以為她喜歡說謊的孩子
4歲的南南非常生氣地沖進起居室, 對媽媽抱怨說:“我恨奶奶!”媽媽吃了一驚, 回答說“奶奶常送你禮物, 帶你出去玩, 你怎麼能說恨奶奶呢。 ”但是南南堅持說:“不, 我恨她。 ”這下媽媽不高興了, 打了南南。 南南不想再接受懲罰, 於是他說:“媽媽, 我真的愛奶奶。 ”於是媽媽也回應了南南, 她擁抱了南南。 南南媽錯在她讓南南知道, 媽媽喜歡說謊的小孩子, 因為媽媽只喜歡聽讓人高興的話, 所以, 必須跟媽媽說她希望聽到的話, 而不管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專家支招
兒童心理學家達蒙在研究中發現:4-7歲兒童只重視服從權威的實際效果, 比如認為:服從是對的,
Advertisiment
孩子說謊請你看透別戳穿
爸爸看透了謊言但卻沒說透
六歲的豆豆在小朋友家裡玩時, 看到人家的玩具好, 就偷偷拿出來玩。 爸爸問:“唉, 這麼好玩的玩具是從哪裡來的?”兒子就慌張地對我說:“爸爸, 是前樓的陳雷小朋友借給我的。 ”爸爸能發現兒子因說謊而透露出來那種慌亂, 但卻故意假裝沒有看透兒子在說謊,而是說:“噢,是這樣子,明天還給陳雷好嗎?我可是天天能見到陳雷的。”豆豆便松一口氣,因為爸爸“相信”了他的謊言,並且給他留出了彌補錯誤的時間,第二日,豆豆果然將玩具物歸原主了。
專家支招:
當面對孩子撒謊的時候,父母們千萬不要呵斥或者直接打罵孩子,尤其是不能夠在他們的同伴面前拆穿,說謊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所以不要把孩子說謊就列為壞孩子,要充分的和孩子溝通,理解有他們的內心想法。家長首先應該充分地肯定加上委婉地否定。給孩子足夠的關愛,使他的情緒放鬆;在聽到他說謊時不表態,而是微笑著走開。其次,分析、理解孩子的情緒體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興許就能豁然開朗很多。
但卻故意假裝沒有看透兒子在說謊,而是說:“噢,是這樣子,明天還給陳雷好嗎?我可是天天能見到陳雷的。”豆豆便松一口氣,因為爸爸“相信”了他的謊言,並且給他留出了彌補錯誤的時間,第二日,豆豆果然將玩具物歸原主了。專家支招:
當面對孩子撒謊的時候,父母們千萬不要呵斥或者直接打罵孩子,尤其是不能夠在他們的同伴面前拆穿,說謊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所以不要把孩子說謊就列為壞孩子,要充分的和孩子溝通,理解有他們的內心想法。家長首先應該充分地肯定加上委婉地否定。給孩子足夠的關愛,使他的情緒放鬆;在聽到他說謊時不表態,而是微笑著走開。其次,分析、理解孩子的情緒體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興許就能豁然開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