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 童心和遊戲感前置是很好的放鬆情緒的智慧, 之後也就容易建立規則。 大人和大人之間應該也可以輕鬆溝通,
Advertisiment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什麼是最讓你頭疼的事情呢?經常看到媽媽們發出這樣的感歎:
孩子才上二年級, 寫作業就有許多的問題, 會的題不認真、老出錯, 做事磨磨蹭蹭, 急急急!
孩子吃完晚飯就玩手機, 和他說了很多遍也一直不聽, 忍不住把他手機搶過來, 真是氣死我了!
一大早就和孩子吵架, 叫他起床不起來, 我今天早晨上班還有一堆事, 一天的心情都很不好!
讀著這樣的內容, 我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後傳遞過來的著急與焦慮, 更不用說媽媽當時的脾氣多麼糟糕。
我們常常講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做平和父母多麼重要, 很多媽媽也明白, 甚至常常告訴自己有脾氣要忍住,
Advertisiment
馬克?舍恩、克裡斯汀?洛貝格在著作《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中, 對人類大腦做了詳細的介紹:
我們的大腦可以分為三個功能各異的部分, 它們是逐漸發展起來的。
生理腦:大腦核區是我們第一個大腦, 也是最古老的大腦, 這部分大腦突出的特徵是本能地掌管著人類的根本機能, 比如呼吸、心跳、運動、早期感覺系統等, 但不能控制人的情緒。
舉例:當我們在馬路上行走時, 對面有一輛行駛的車沖我們開來, 我們第一反應是趕緊躲開, 根本來不及想這種情況的交通規則,
Advertisiment
情感腦:大腦發育的第二個階段, 形成了大腦邊緣系統, 它從腦幹接受資訊, 並據此操縱著人們的情緒反應。 但是, 同腦幹一樣, 大腦邊緣系統的反應也是無意識的和自發的。
舉例:當司機停下來, 雖然沒有傷到我們身體, 但是我們接下來的反應是情緒宣洩, 我們會沖著司機喊到:你怎麼開車的!看沒看見人呢!懂不懂交通規則!……我們會發出一連串的指責, 即使對方道歉也無法馬上平息情緒, 極端的時候, 甚至會出現破口大駡和開始動手的情況。
思維腦:哺乳動物大腦開始新的進化, 進化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大腦皮質, 正是這部分大腦使我們具有了更高級的能力, 即分析思維、邏輯推理、問題解決等能力。
Advertisiment
舉例:等我們宣洩完情緒, 冷靜下來, 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處理問題, 搞清楚是誰的問題, 是否需要報警, 需不需要去醫院, 等處理完之後, 我們甚至會反問自己:犯得著發那麼大脾氣嗎?早點處理不就得了嗎?
這一系列的行為就像我們大腦進化的過程, 從生理到情緒再到思維, 參照我們處理孩子問題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看到孩子一直玩手機, 我們身體上的第一反應是恨不得馬上搶過來甚至把手機扔掉, 接下來就是情緒上表達不滿, 數落孩子如何不對, 如何讓自己生氣、失望, 最後等我們平靜下來,
Advertisiment
每次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情緒, 往往是我們處理孩子的問題不順利的情況下產生的副產品, 但是很多父母卻被情緒控制, 把這種負面情緒變成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 就發火、責駡甚至懲罰, 以為這樣就可以給孩子震懾從而讓孩子聽話, 其實這不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甚至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造成孩子更加抵觸、抗拒、不配合的惡性循環。 所以說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 先要解決我們家長情緒的問題。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天生就愛發脾氣, 知道了大腦運作的原理後, 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本能反應, 根本無法改變。 其實我們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調試的,既然知道了大腦的運用習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舒緩怒火
生理腦
當我們再次遇到讓自己生氣、焦慮的問題,第一反應是想責駡,甚至是動手的時候,可以試試以下方法緩解怒火:
1.數數
情緒要爆發的高峰期,可以心理默數10個數字,當我們10、9、8、7……開始數著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是在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理性,避免衝突爆發。
2.深呼吸
當我們稍微克制住了自己想發脾氣的行為後,我們可以做幾次甚至是十幾次深呼吸,用來緩解自己緊張的神經,有助於自己冷靜、放鬆下來。
3.喝杯水
當自己想要爭吵、責駡,或者因為難過想要哭泣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倒一杯溫水,幫助自己先從生理上平和下來,也給自己生理腦片刻緩和的時間。
瞭解生理腦之後,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它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爆發點,也可以掌握應對孩子情緒的方法,比如當孩子輸掉比賽大哭的時候,我們不用再說“輸贏不重要,這就是一個遊戲而已”,我們應該明白,這時候孩子的思維腦還沒有啟動,講道理不起作用,而身體上的接觸,比如你給孩子一個擁抱,其實對孩子的安慰作用更大。
第二步:覺察自我
情感腦
當我們經過生理腦,慢慢進入情感腦的這個期間,我們要讓自己學會用沒有傷害的方式,表達情緒。
1.隔離
當我們自己和孩子,或者是和愛人有衝突,對方都很激動的時候,為了避免情緒爆發、衝突升級,可以選擇給雙方一個獨處的機會,時間需要長一點,比如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期間自己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整理一下思緒,讓自己不會一直處於混亂中。
2.記錄感受
我們之前提到,脾氣不是無法改變,是可以控制的,那麼管理和調整情緒的開始就是覺察,而記錄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覺察的方式,它也是一個可以讓情緒“看得見”的方式,當你拿起筆的時候,開始可能會寫得很亂,記錄的就是“我真的非常生氣,孩子又不認真寫作業,拖拖拉拉……”,慢慢我們就會寫到“上周老師都叫我去學校了兩次,我都覺得煩……”,其實很多當下發的脾氣,都是過去事情的積累,需要我們找到聯繫。
從當下的情緒回憶到過去的事情,這就證明我們已經從生理腦過渡到情感腦,因為生理腦只有當下的反應,而情感腦不僅有當下,還有過去。
3.表達以“我”開頭,而不是“你”
對內記錄梳理後,當我們想對外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我們很習慣用“你”開頭,這樣特別容易又陷入指責和評判中,即使是讚美,以“你”開頭,也不容易讓孩子真的理解你的感受。
你太不聽話了 VS 我感覺非常生氣
你真棒 VS 我真的為你感到驕傲
我們很多人習慣用前者的方式表達,有時候當我們用自己權威的視角去判斷孩子的同時也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可以多試試以“我”開頭表達情緒,甚至如果你的孩子天天把自己鎖在自己房間,不願和你交流,你可以試試和他玩這個遊戲”只說我,不說你“,每次可以是15分鐘,當我們和孩子什麼事情都用“我”開頭,過程中不評判對方,慢慢地,你和孩子間就彼此學會了表達自己的心聲,也能夠學會傾聽對方的感受。
第三步:清晰表達
思維腦
當我們度過生理腦、情感腦進入思維腦,我們開始思考真正的解決方案。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比如我們提到的寫作業不認真、玩手機超時、賴床遲到等等,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而且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還不一定相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需要傳遞清晰的資訊給思維腦。
1.就事論事
當我們回到理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孩子就事論事,不是一頓嘮叨和抱怨“你怎麼又玩手機,上次就和你說過,你今天晚睡起不來,明天會影響上課效果“……我們應該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告訴孩子你看到的問題,不夾雜情緒和埋怨,堅定而平和地說:我看到你玩手機已經40分鐘了,你打算什麼時候結束?
2.清晰說明你的訴求
之前看到一檔節目中,丈夫表達對妻子的不滿,夫妻雙方溝通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對話:
丈夫:你怎麼不把家裡收拾乾淨呢?
妻子:我就是家裡的保姆嗎……我上班也很忙……你天天回來得那麼晚……
丈夫的一句話,能讓妻子想起各種委屈,甚至會把幾年前的事情翻出來,一直說到”談戀愛的時候,你對我就不好“,但是妻子就不直接表達要讓丈夫做什麼她才改變,之所以很多夫妻吵架,女性容易“翻舊賬”,很多時候就是我們小情緒的積壓,不願意把自己真實感受與訴求及時表達出來,其實這位妻子就是想說如果丈夫肯定、理解她的辛苦,她也願意照顧這個家。
3.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面對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給的資訊太多,又是發脾氣、宣洩情緒,還有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話是氣話,哪句話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讓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請清晰、明確地傳達你期待他做什麼,而不是一直說不做什麼:
過馬路的時候,你不要亂跑 VS 過馬路的時候,我需要你緊緊拉著媽媽的手
你怎麼還玩手機,早點睡覺 VS 我們約定的是10點之前睡覺
用後者的方式說話,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為的導向,而不是只記得媽媽一直發脾氣。
真正的情緒管理,絕對不是一個“忍”字,如果我們想從根本上控制情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不讓自己忍耐和積壓不滿,小情緒會表達,大脾氣才不爆發,這一點,在處理孩子的問題和伴侶之間的矛盾都是一樣的。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但是通過不斷的修煉,相信我們最終會平穩地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調試的,既然知道了大腦的運用習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第一步:舒緩怒火
生理腦
當我們再次遇到讓自己生氣、焦慮的問題,第一反應是想責駡,甚至是動手的時候,可以試試以下方法緩解怒火:
1.數數
情緒要爆發的高峰期,可以心理默數10個數字,當我們10、9、8、7……開始數著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是在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理性,避免衝突爆發。
2.深呼吸
當我們稍微克制住了自己想發脾氣的行為後,我們可以做幾次甚至是十幾次深呼吸,用來緩解自己緊張的神經,有助於自己冷靜、放鬆下來。
3.喝杯水
當自己想要爭吵、責駡,或者因為難過想要哭泣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倒一杯溫水,幫助自己先從生理上平和下來,也給自己生理腦片刻緩和的時間。
瞭解生理腦之後,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它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爆發點,也可以掌握應對孩子情緒的方法,比如當孩子輸掉比賽大哭的時候,我們不用再說“輸贏不重要,這就是一個遊戲而已”,我們應該明白,這時候孩子的思維腦還沒有啟動,講道理不起作用,而身體上的接觸,比如你給孩子一個擁抱,其實對孩子的安慰作用更大。
第二步:覺察自我
情感腦
當我們經過生理腦,慢慢進入情感腦的這個期間,我們要讓自己學會用沒有傷害的方式,表達情緒。
1.隔離
當我們自己和孩子,或者是和愛人有衝突,對方都很激動的時候,為了避免情緒爆發、衝突升級,可以選擇給雙方一個獨處的機會,時間需要長一點,比如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期間自己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整理一下思緒,讓自己不會一直處於混亂中。
2.記錄感受
我們之前提到,脾氣不是無法改變,是可以控制的,那麼管理和調整情緒的開始就是覺察,而記錄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覺察的方式,它也是一個可以讓情緒“看得見”的方式,當你拿起筆的時候,開始可能會寫得很亂,記錄的就是“我真的非常生氣,孩子又不認真寫作業,拖拖拉拉……”,慢慢我們就會寫到“上周老師都叫我去學校了兩次,我都覺得煩……”,其實很多當下發的脾氣,都是過去事情的積累,需要我們找到聯繫。
從當下的情緒回憶到過去的事情,這就證明我們已經從生理腦過渡到情感腦,因為生理腦只有當下的反應,而情感腦不僅有當下,還有過去。
3.表達以“我”開頭,而不是“你”
對內記錄梳理後,當我們想對外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我們很習慣用“你”開頭,這樣特別容易又陷入指責和評判中,即使是讚美,以“你”開頭,也不容易讓孩子真的理解你的感受。
你太不聽話了 VS 我感覺非常生氣
你真棒 VS 我真的為你感到驕傲
我們很多人習慣用前者的方式表達,有時候當我們用自己權威的視角去判斷孩子的同時也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可以多試試以“我”開頭表達情緒,甚至如果你的孩子天天把自己鎖在自己房間,不願和你交流,你可以試試和他玩這個遊戲”只說我,不說你“,每次可以是15分鐘,當我們和孩子什麼事情都用“我”開頭,過程中不評判對方,慢慢地,你和孩子間就彼此學會了表達自己的心聲,也能夠學會傾聽對方的感受。
第三步:清晰表達
思維腦
當我們度過生理腦、情感腦進入思維腦,我們開始思考真正的解決方案。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比如我們提到的寫作業不認真、玩手機超時、賴床遲到等等,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而且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還不一定相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需要傳遞清晰的資訊給思維腦。
1.就事論事
當我們回到理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孩子就事論事,不是一頓嘮叨和抱怨“你怎麼又玩手機,上次就和你說過,你今天晚睡起不來,明天會影響上課效果“……我們應該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告訴孩子你看到的問題,不夾雜情緒和埋怨,堅定而平和地說:我看到你玩手機已經40分鐘了,你打算什麼時候結束?
2.清晰說明你的訴求
之前看到一檔節目中,丈夫表達對妻子的不滿,夫妻雙方溝通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對話:
丈夫:你怎麼不把家裡收拾乾淨呢?
妻子:我就是家裡的保姆嗎……我上班也很忙……你天天回來得那麼晚……
丈夫的一句話,能讓妻子想起各種委屈,甚至會把幾年前的事情翻出來,一直說到”談戀愛的時候,你對我就不好“,但是妻子就不直接表達要讓丈夫做什麼她才改變,之所以很多夫妻吵架,女性容易“翻舊賬”,很多時候就是我們小情緒的積壓,不願意把自己真實感受與訴求及時表達出來,其實這位妻子就是想說如果丈夫肯定、理解她的辛苦,她也願意照顧這個家。
3.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面對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給的資訊太多,又是發脾氣、宣洩情緒,還有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話是氣話,哪句話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讓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請清晰、明確地傳達你期待他做什麼,而不是一直說不做什麼:
過馬路的時候,你不要亂跑 VS 過馬路的時候,我需要你緊緊拉著媽媽的手
你怎麼還玩手機,早點睡覺 VS 我們約定的是10點之前睡覺
用後者的方式說話,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為的導向,而不是只記得媽媽一直發脾氣。
真正的情緒管理,絕對不是一個“忍”字,如果我們想從根本上控制情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不讓自己忍耐和積壓不滿,小情緒會表達,大脾氣才不爆發,這一點,在處理孩子的問題和伴侶之間的矛盾都是一樣的。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但是通過不斷的修煉,相信我們最終會平穩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