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不要扼殺孩子的自主意識

孩子有了自主意識時, 家長如何“放權”?

(1)家長不要事事為孩子做主

很多家長不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事事為孩子代勞。 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太小, 很多事情還不懂, 對於孩子能自己做主的事情要放手, 讓他有這樣的心理體驗——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要聽家長的, 自己的意見也很重要。 比如, 讓孩子決定穿什麼款式的衣服出門;當家長準備給孩子買禮物時, 可以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 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要求合理, 家長就要給予滿足和支持。 這樣, 孩子慢慢就會養成遇到事情自己開動腦筋拿主意的習慣。

Advertisiment

(2)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 家長要善於傾聽孩子的訴說, 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家長需要明白的是, 有時候孩子在拒絕您或與您對著幹時, 並不是針對事也不是針對人, 而是想讓您知道他只是想表達自己有權利否定一些事情。 所以, 家長要讓孩子們能夠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讓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有想法的人。

(3)設定自由與紀律的合理界限, 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家長要讓孩子接受並懂得人要接受規章制度的道理。 很多孩子在上幼稚園以後, 會對規章制度有初步的認識。 如果把一些事情進行量化和制度化, 就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做到了對制度的遵守, 要適當給予孩子~些表揚和獎勵, 以強化孩子好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