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們 請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很多爸爸媽媽會認為:小孩子有什麼秘密?他們身上的每一個特徵、每天的一舉一動都在爸媽眼中, 難道還有“隱私”嗎?是的, 孩子雖小, 卻也有不少不能說的秘密。 爸媽不但不能隨意揭穿孩子的“隱私”, 而且應當保護好孩子的小秘密。 孩子雖然年齡小, 但是心中也有不願意被他人知曉的事情, 這些就是孩子的隱私, 如果你們是明智的爸爸媽媽, 就要學會尊重並保護好寶寶的小秘密。

孩子也有禁區, 大人請別誤闖 把孩子缺陷當笑柄 欣欣臀部有一大塊暗紅色的胎記, 形狀像一個桃心。 父母覺得這很有趣,
Advertisiment
於是從嬰兒時期開始, 就愛在別人面前“展覽”欣欣屁股上的紅色桃心。 到了三歲的時候, 欣欣對這樣的“展覽”開始表現出不耐煩, 時常有抗拒的舉動。 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只是有點“不好意思”, 並沒有在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欣欣的表現越來越反常, 已經發展到一見到客人就躲藏起來, 拒絕大人的擁抱、撫摸。
分析:爸爸媽媽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願不願意經常向他人“展覽”自己的臀部?在這一點上, 孩子的心理和成人沒有差別。 對於孩子身體上的缺陷, 包括先天的缺陷、特徵以及後天的疤痕等, 爸媽都應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 更不能當作談資或笑柄。
看孩子日記本 有些媽媽特別喜歡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看孩子的日記。
Advertisiment
大人覺得要時刻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才是當大人的責任, 其實錯了。 你要主動和孩子交流來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過程, 而不是採用這種方式。 如果當孩子發現後, 以後孩子更多的是和你保持距離, 而不是願意分享。

在外人面前打罵孩子 家長打孩子是因為孩子犯錯了, 但是家長打過孩子以後, 不要在外面和別人描述怎麼打孩子的, 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另一種傷害, 被打被罵, 對孩子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往事再提, 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反感, 孩子可能會故意和家長對著幹。 家長要適當的保護孩子的隱私, 不要把孩子的醜事拿出來說, 來傷害孩子的幼小的心靈, 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