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與同伴之間的交往

同伴交往是孩子人際交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是孩子平等、合作、互助、分享等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徑, 更是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的重要基礎, 能幫助孩子學會合作, 懂得寬容, 學會自我管理。 然而, 今天的獨生子女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 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合群、自私等表現。 這對孩子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那麼, 作為家長, 我們該怎樣去培養孩子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呢?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或做法, 希望與大家分享。

首先, 要創設良好的家庭交往環境。

Advertisiment
在家庭中, 應創造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交往氛圍。 作為父母, 我們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 要讓孩子敢說、愛說、有機會說話, 不能擺出“長道尊嚴”的面孔訓斥孩子。 家庭中的大小事, 孩子能理解的, 可以知道的應該讓孩子知道, 還可適當地讓孩子“參政議政”。 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問題, 更應該聽聽孩子的意見, 看看孩子的想法, 不要一味地只是自己說了才算。 這樣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使孩子敢於與他人交往。 說實話, 這點, 自己做的並不十分好, 有時還愛訓孩子, 為此, 孩子還多次和我們提出過抗爭呢!相信自己慢慢會去掉這種不良毛病的。

其次, 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 作為家長, 要經常找機會帶孩子與同齡夥伴交往。

Advertisiment
可以經常去同學家或有孩子的朋友家串門, 也可以請他們來家裡玩, 為孩子創設一個與夥伴交往的氛圍, 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交往能力, 獲得別的孩子的友誼。 同時可以指導孩子怎樣和同伴一起玩。 例如, 家裡買了新的玩具, 可提醒孩子請親友家的孩子來一起玩。 別的小朋友上門來玩耍, 更要講表示歡迎的話, 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還要叫自己的孩子拿出好吃的東西招待他, 拿出好玩的東西給他玩。 這點, 我兒子做的就很好。 只要來了小朋友, 他就會拿出自己的玩具讓他們玩, 好東西讓他們吃, 因而, 小朋友們很願意來和他玩。 他的籃球經常借給同伴玩, 現在還在同伴家裡呢!

再次, 培養孩子的交往興趣,

Advertisiment
增強與別人交往的自信心。 要經常鼓勵孩子主動與別的孩子打招呼, 一起玩遊戲, 一起分享玩耍的快樂。 孩子如果怯生, 可以先緩解他的緊張感, 讓他身心放鬆, 慢慢地由不熟悉到熟悉。 同時要經常暗示孩子, 只要你主動、友好地與別人相處, 別人就會喜歡和你做朋友, 以此來增強他的自信心。 兒子一開始膽子很小, 見了人也不敢打招呼, 經過多次鼓勵之後, 現在不僅願意和他人交往, 而且見人更能主動打招呼, 同事們直誇孩子懂事呢!

第四, 培養孩子具有與人相處的良好心理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誠實守信、善良真誠、樂於助人等與人相處時所具有的心理品質, 同時要學會欣賞別人、善解人意, 這樣,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心胸才會變得開闊, 朋友也會越來越多。 孩子們在交往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 作為家長, 我們不僅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同時還應支持孩子幫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難, 如朋友摔到了應急忙扶起來, 同伴的玩具不見了應幫著去尋找等等。 要讓孩子知道樂於助人的人就會有很多的朋友。 如果家長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交往願望, 教給他們的交往技能, 對孩子來說將是終身受益的。

第五, 鼓勵、支持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增強孩子的集體觀念。 在集體這個大家庭裡, 更能培養孩子的的同伴交往能力, 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鼓勵孩子多參加班集體的活動, 為班裡多做一些事情,

Advertisiment
和同學、老師搞好關係, 形成自己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上幼稚園開始, 就讓孩子喜歡參加班集體的一切活動。

孩子與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作為家長, 我們一定要多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 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交往環境, 多與孩子交流溝通, 多為孩子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 並向孩子傳授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與技巧, 多鼓勵激勵孩子, 逐步消除孩子交往中的恐懼心理, 這樣, 孩子的交往能力一定能有更大的提高與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