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生活中給孩子的影響那是不可磨滅的, 如何讓孩子變得自信又樂觀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借鑒?又或者是有好的育兒方法!
人們常說自信、樂觀可以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這是因為自信、樂觀的人, 往往活得清晰又灑脫。 他們積極生活, 不畏困難和挫折, 勇於嘗試探索, 就像生活中灑進的一束光, 感染和影響著身邊的人。
自信、樂觀是與生俱來的嗎?在我看來,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教育其實更為重要。 那麼, 家長在引導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要過度保護
“寶寶, 放著媽媽來。
Advertisiment
“誒呀, 你不要動, 這太危險了!”
“寶寶乖, 你還小, 不用做這些。 ”
孩子年齡還小, 很多事情自己解決不了, 更何況他們身邊還潛伏著各種危險, 所以家長總是忍不住想要幫助孩子, 生怕一個不留神, 孩子就會受到傷害。 其實這樣的擔心和顧慮很正常, 但是過度的保護就會使孩子喪失嘗試的勇氣和膽量, 久而久之還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強烈的依賴。
仔細觀察, 孩子在一歲左右就開始伸著小手要求自己吃飯了, 而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吃不飽, 嫌棄孩子吃得髒、吃得慢, 就制止了孩子。 探索的欲望一次次被壓制下去, 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我不行”的自我認知。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想要自己做事時, 家長應當相信孩子, 給孩子機會和空間,
Advertisiment
2.不要急於否定
這天, 家裡來了很多客人, 5歲的樂樂也想幫忙, 於是他拿起一盤媽媽洗乾淨的葡萄想要送到叔叔阿姨面前, 媽媽連忙上前制止:“樂樂, 快放下, 你會灑出來的。 ”樂樂執意要試, 他小心翼翼地端著盤子走向客人, 在經過沙發轉角時一不留神幾顆葡萄從盤子裡滾落到地上, 這時樂樂媽媽大聲地喊道:“你看吧, 我就知道你做不好。 ”樂樂難過地走向了自己的房間。
我們經常看到家長對正在做事情的孩子急著否定, 嫌棄孩子做得不夠好, 甚至進行挖苦諷刺, 這樣做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Advertisiment
孩子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在某些事情上的技巧和經驗不足, 我們應當接受並允許孩子犯錯, 引導孩子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 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改進, 努力為孩子創造成功的體驗, 讓孩子重拾信心, 將解決問題的滿足感歸還給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很自責了, 家長需要做的是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 而不是刻意強調孩子的失敗, 批評也要針對事情本身而不是針對孩子, 這樣才能幫孩子樹立信心, 讓孩子勇於面對挫折, 心態也會更加樂觀積極。
嘲笑和辱駡更是不可取的, 不尊重的態度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甚至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遇事容易氣餒。
3.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Advertisiment
姍姍興高采烈地拿出在幼稚園得到的小貼紙向爸爸展示:“爸爸, 你看, 今天我吃飯很好, 老師獎勵了我這個。 ”爸爸瞥了一眼, 說道:“我聽說你們班的浩然小朋友已經拿到5個了。 ”姍姍默默地收起貼紙, 臉上浮現出失落的表情。
家長往往只看重成績, 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進步和成長, 以及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否定行為, 這樣做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會認為即使我再怎麼努力也不如別人。
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在每件小事上給予的肯定。 當孩子受到來自家長的積極鼓勵後, 會更容易感受到成功給自己帶來的榮譽感, 因此自信心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Advertisiment
4.表揚不要空洞, 要具體
當孩子經過不懈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時, 不要急著誇獎他“你真棒、真聰明、做得真好……”因為鼓勵和讚美是需要發自內心的, 空洞不走心的表揚只會讓孩子感到被敷衍。
試著將表揚具體化, 鼓勵孩子的具體行為和努力, 以及做得好的細節, 和孩子分享真實的感受, 這樣孩子才會清楚哪些是好的行為表現, 堅定信心繼續進步。
此外,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輕輕摸摸孩子的小腦袋, 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會讓孩子信心倍增, 也會增加孩子對您的信任感。
恰當的表揚會給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有時候父母一句鼓勵的話就是孩子前進的動力。
5.激發興趣
孩子是天生的探險家,他們有著非凡的學習能力,所以在孩子探索感興趣的事物時不要輕易制止,而是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在一旁默默給予鼓勵和支持,這樣會讓孩子自信又獨立。
家長平時可以多為孩子創造接觸各類項目的機會,多帶孩子出門拓展視野,多給孩子補充各類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也會愉快地享受整個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參與和選擇的權利,一些小事情嘗試著讓孩子做決定,比如:搭配自己要出門穿的衣服,根據個人喜好裝飾自己的房間,選擇愛聽的音樂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自己去判斷、去決定一些事情,從而激發興趣,收穫成就感。
6.感染和帶動
父母擁有自信、樂觀的態度,才能充分去感染和帶動孩子。如果父母自身就心態消極、自卑、做事畏手畏腳,那麼孩子很難接收到積極的傳遞。
孩子的性格和心態除了和遺傳因素有關,更多的是與父母的影響和教育分不開。所以,當家人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肯定時,他們才能帶著自信的力量去勇敢面對未來,也唯有愛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長大成人。
5.激發興趣
孩子是天生的探險家,他們有著非凡的學習能力,所以在孩子探索感興趣的事物時不要輕易制止,而是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在一旁默默給予鼓勵和支持,這樣會讓孩子自信又獨立。
家長平時可以多為孩子創造接觸各類項目的機會,多帶孩子出門拓展視野,多給孩子補充各類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也會愉快地享受整個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參與和選擇的權利,一些小事情嘗試著讓孩子做決定,比如:搭配自己要出門穿的衣服,根據個人喜好裝飾自己的房間,選擇愛聽的音樂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自己去判斷、去決定一些事情,從而激發興趣,收穫成就感。
6.感染和帶動
父母擁有自信、樂觀的態度,才能充分去感染和帶動孩子。如果父母自身就心態消極、自卑、做事畏手畏腳,那麼孩子很難接收到積極的傳遞。
孩子的性格和心態除了和遺傳因素有關,更多的是與父母的影響和教育分不開。所以,當家人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肯定時,他們才能帶著自信的力量去勇敢面對未來,也唯有愛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