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和孩子 他們之間的忽視和被忽視

“我要看動畫片!我不吃青菜!我要看動畫片!”“好乖乖!把菜吃了就讓你看動畫片啊!一會兒媽媽回來, 你告訴她寶寶吃青菜了, 寶寶可棒了!”幾乎每天晚飯時分, 寶寶和姥姥就要展開一場“激戰”:姥姥喂寶寶吃飯, 寶寶要麼跑來跑去, 要麼不讓看動畫片就不吃。 可是在幼稚園, 寶寶都是自己吃飯的啊!老師問寶寶為什麼在家不好好吃飯, 寶寶理直氣壯:“在家有姥姥喂啊!”

寶寶在這方面真的很聰明, 他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在什麼人面前自己有撒嬌、任性、胡鬧的本錢。 問他為什麼在幼稚園老老實實的, 寶寶也會很認真地回答:“幼稚園小朋友太多了。

Advertisiment
”小朋友太多了, 寶寶的要求得不到滿足, 甚至會被忽視, 寶寶知道有些問題只能自己去解決。

家長們知道, 孩子無理取鬧時, 若是責備或給予過多關注, 反而會助長孩子的胡鬧行為。 假如孩子胡鬧、發脾氣時, 你故意忽視這種行為, 比如離開他去另一個房間, 或者裝作不知道, 轉過身去做其他事情, 孩子的不良行為也許就會終止。 切忌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妥協或用講條件的方式去終止, 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故意忽視是家長的一種主動行為, 只是, 在現實生活中, 忽視無處不在。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 照顧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早上出門時, 孩子尚未醒來;晚上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到家裡時,

Advertisiment
孩子也許又進入了夢鄉。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孩子漸漸長大, 父母由於在孩子最需要親情撫慰的時候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 孩子封閉了自己的情感, 甚至變得自卑懦弱、行為孤僻, 不喜歡與人主動交流;也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由於家長經常不與孩子交流、遊戲,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感情需要就這樣被忽視了。

張娜有著自己的生意, 由於太忙了, 在孩子兩歲時, 張娜就把他送到了幼稚園, 早晚接送都是孩子的奶奶。 孩子5歲時, 奶奶無力接送了, 張娜只好讓孩子寄宿, 直到週末才把他接回家裡。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強, 張娜也為此感到驕傲。 孩子該上小學了, 張娜準備把他送到一所熱點小學,

Advertisiment
當然也是寄宿制。 已經7歲的孩子說什麼也不幹了, 說如果再讓他一個人在外邊, 他就從樓上跳下去。 張娜此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仔細觀察孩子, 發現孩子對待家人時禮貌中帶著生分, 好像是在別人家做客, 一點兒也沒有孩子應有的活潑與頑皮。

幼稚園老師說, 孩子兩歲就被送到幼稚園, 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 即使在雙休日, 有的家長也忙於自己的工作, 或者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 幼稚園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 孩子能和家長一起遊戲、享受家長愛☆禁☆撫的時間很少。 孩子的情感需要被忽視, 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給孩子請了兩個保姆, 一個負責做飯, 一個專門照顧, 保姆往往會對孩子的一切進行代辦;也有的有老人撫養,

Advertisiment
但是老人的嬌慣, 會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的毛病。 這兩種情況也都不利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對於孩子來說, 對父母的依戀情感得不到滿足, 也會導致心理和行為障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