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回應嬰兒需求有助其社交發展

各年齡層的寶寶對待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父母如何根據寶寶的差異性給予適當的教養對寶寶社交發展有密切關係, 因此, 媽媽們先一起來認識下嬰兒的內心世界。

3-4個月嬰兒期

父母應該多滿足寶寶想看、想聽的欲望並且留意寶寶對人的表達方式, 比如抱他、逗他、對著他笑時, 寶寶會做出搖晃、點頭的回應。 寶寶會把頭轉向說話者並且回以微笑, 甚至擺擺手、蹬蹬腿表達快樂的心情。 此外, 寶寶3-4個月時會有自己喜歡的人了, 會粘著某個人(一般是媽媽), 寶寶會因為媽媽的放手而充滿不安, 大聲啼哭。

Advertisiment

方法:為了促進寶寶反應, 平時應多跟寶寶對話, 比如和寶寶親密接觸時, 要看著寶寶, 和寶寶對視, 笑一笑, 說說話。 寶寶與人交流的第一印象就是媽媽餵奶的時候, 從媽媽的乳☆禁☆房得到滿足和快樂, 同時也體驗到最初的社交接觸, 是一段享受的時光。 寶寶這時候有特性喜歡的人, 因為那人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提供給他母乳的媽媽能滿足他饑餓的需求, 然後寶寶就想一直粘著媽媽了, 這是很正常的, 等寶寶開始習慣和其他人相處時就不會堅持非要某個人照顧了。

4-6個月嬰兒期

寶寶4-6個月大時開始對外界溝通產生濃厚的興趣, 不喜歡一個人呆著, 會自己發出各種聲音甚至是假咳嗽、咂舌聲來吸引別人注意, 喜歡粘著媽媽讓媽媽抱,

Advertisiment
還會摸著媽媽的臉示好。 如果見到陌生人可能會害羞或者害怕的大哭。

方法:寶寶會認生了, 知道區別家人和陌生人。 家長可以先出附近熟悉的環境開始多帶寶寶出門, 給他介紹周圍的環境, 幫助寶寶慢慢熟悉外界。 也不要勉強寶寶讓他不熟的人抱, 要讓寶寶做好心理準備。 總之, 父母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 多花時間帶寶寶認識外界, 積累經驗, 讓寶寶自然的面對陌生的世界。

7-12個月嬰幼兒期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開始對同齡寶寶感興趣, 因此如果有一個寶寶和他一起, 他就會想伸手去摸人家, 還會抓著對方衣服或者搶人家的玩具, 表達想要一起玩遊戲的欲望。 寶寶常常會用叫喊、哭鬧、咳嗽、口吹泡泡來吸引別人注意,

Advertisiment
喜歡讓別人笑, 會懂得簡單的社交禮儀, 比如和揚起小手和別人說“再見”。

方法:父母要儘量把握和寶寶玩相互觸摸的遊戲, 對於寶寶發出的各種“咿呀”呢喃聲, 父母也可以跟著模仿, 和寶寶對話, 讓寶寶興奮並且積極的學說話。 有時父母也可以發出聲音等待寶寶響應, 讓寶寶認識到聲音和人的交往作用。 然後多用笑聲來讚揚寶寶, 講故事時多講笑話、玩遊戲時多大聲的歡笑, 培養寶寶社交幽默感。 平時要多帶寶寶去接觸同齡小朋友或者不熟悉的人, 有意識的讓寶寶學習社交禮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