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在生活中幾個常見的行為,正在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華華雖然才剛4歲, 可是最喜歡吃零食了, 比如辣條、泡泡糖、鍋巴、巧克力棒、薯條, 可以說, 幾乎就沒有華華不喜歡的零食。 奶奶看華華這麼喜歡零食, 也就放任華華, 只要華華想吃了, 奶奶都會到村裡的小賣鋪去給華華買, 買回去還會喂華華吃。 這場景看起來十分的溫馨, 可是好景不長, 華華卻出現了厭食噁心的症狀, 這可把奶奶急壞了, 只好打電話讓華華爸爸媽媽回來, 帶著華華上醫院看病。

這一看不打緊, 醫生表示, 華華的腸胃功能十分不好, 而且腸道裡面還有蛔蟲。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經過詢問才知道,

Advertisiment
原來竟是華華平時吃的零食惹的禍。 醫生說, 現在的零食很多都不衛生、不健康, 經常吃可能會吃壞身體, 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厭食反胃, 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醫生給華華開了幾幅藥, 幾天之後, 華華的症狀才算好轉, 全家人算是松了一口氣, 想不到零食危害還挺大的啊!

觀點分析:

育兒其實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對於家長來說, 教育孩子需要重視一些細節問題。 平時對於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 需要及時制止, 不可事事都順著孩子, 這樣下去可能會害了孩子。 那麼生活中有哪些行為可能會害了孩子呢?趕緊來看看你有幾個。

1、不讓孩子爬來爬去, 限制孩子的自由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不停的爬來爬去, 感覺不但會把衣服給弄髒了,

Advertisiment
而且還有可能出現一些潛在的危險。 於是父母就開始限制孩子的自由, 或者將孩子放在推車裡面, 殊不知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 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和養成帶來極大的不利。 因此不可刻意去限制孩子的爬行, 只要父母在旁邊看管著就行。

2、兩代人出現爭執, 沒有及時進行溝通

對於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來說, 這兩代人的育兒觀念可能存在著不小的區別, 因此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可能會出現不可避免的爭執和矛盾。 老年人的一些經典育兒方法是需要爸爸媽媽去學習的, 相反爺爺奶奶也要多讀一些現代育兒的書籍, 瞭解現代的育兒觀念, 彼此之間多溝通, 這樣才可以減少爭執, 保證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

Advertisiment

3、縱容孩子吃零食的壞習慣, 給孩子健康帶來危害

孩子一般都喜歡吃一些零食, 這個是很正常的。 對此其實父母不用可以去限制, 不過一定要注意一個度, 而且對於零食也要有選擇性, 一些垃圾零食是一定要避免的。 否則只是一味的縱容孩子, 只會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上面這些都是父母最常見的一些不好的行為, 如果出現了上面的這些行為, 請務必及時認清並糾正, 這樣才可以保證孩子健康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