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 有一種自我中心傾向。
這種傾向的特點是:在教育孩子時, 家長完全從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經驗去認識和解決問題, 不能意識到別人特別是孩子對同一問題的態度和看法, 似乎自己的認識和方法是最正確的。 這種傾向, 從思想方法上講是主觀主義的, 忽視客觀實際。 如果長期以這種傾向去教育孩子, 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
家長為什麼會產生自我中心傾向呢?
對少數家長來說, 自我中心傾向是其個性特徵的一種反映。 也就是說, 這部分家長從年幼時起, 對待各種事物形成了一種“自我中心”的定勢,
Advertisiment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 自我中心傾向來自於認識原因和情感原因。
在認識上, 一方面認為“孩子是我的, 怎樣教育、培養當然我說了算”, 於是對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各項具體事情, 都是“我”的主意、“我”的辦法最好, 別人(包括孩子)不能發表不同意見。 另一方面認為, “孩子太小, 我是大人, 孩子必須聽大人的”, 大人比小孩高明, 比小孩成熟, “我說你聽, 我訓你服”是天經地義的。
Advertisiment
在情感上, 由於家長超量的愛, 恨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 呵護過度, 服務過頭, “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樣的情感, 會大大強化認識上的自我中心傾向, 導致教育的低效, 甚至負效。
家長要克服自我中心傾向,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充分認識孩子是受教育的主體。
孩子的成長, 內因是關鍵。 孩子有各種各樣的需要, 需要使孩子產生動機, 從而行動起來去滿足需要, 再產生新的需要、新的動機。 孩子的需要有正確和不正確之分, 動機也有正確不正確之分。 家長應分析孩子的需要,
Advertisiment
二、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思考教育問題。
心理換位, 就是家長以孩子的身份去想一想要求做和將要做的事情。 這種換位, 會使家長的教育行為減少主觀色彩。
換位思考時, 應充分體察孩子的角色地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孩子的個性特點, 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孩子這個年齡時經常想些什麼,
Advertisiment
為了使換位思考更切實際, 建議家長讀一讀《兒童心理學》和《中學生心理學》。 沒有書, 可以向孩子的老師或其他人請教。
三、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教育是雙邊行為, 一邊“教”, 一邊“受教”, 善於傾聽受教育者的心聲, 是施教成功的重要因素。
傾聽的前提條件是尊重孩子和具有民主意識。 許多家長能做到無微不至地愛孩子, 卻做不到尊重孩子、允許孩子發表不同的意見。 這與封建家長制意識和“主宰”思想有關。 家長應該明白, 孩子雖小, 也是家庭中一個平等的成員。 凡事聽聽孩子的想法, 只有好處, 沒有壞處。
孩子的心靈, 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這個世界與成年人有很大不同。
Advertisiment
家長克服自我中心傾向, 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精神, 並不意味著一切都聽孩子的, 那樣將導致放任自流。 家有家規, 下一個題目我們將專門談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