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助孩子幼升小過渡自然

新學期開始, 不少孩子幼升小, 為了孩子能快速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家長們要説明孩子銜接, 做好準備。
開學已有三周, 我們在為孩子的長大而欣喜的同時, 也為孩子能否適應新的校園生活而擔心、為孩子能否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而緊張。 下面就和大家談談怎樣幫助孩子適應小學學習生活。 我認為, 作為家長, 重要的是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 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在飲食上照顧好孩子, 營養均衡。 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和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 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 能在短時間內穿好衣,
Advertisiment
洗好臉, 吃好飯, 要求孩子晚上8:30左右入睡, 第二天早上6:30左右起床, 保證有10小時的睡眠時間。 陪同孩子堅持體育鍛煉, 比如每天跳繩、跑步, 每週到公園遊玩一次, 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家長如何助孩子幼升小過渡自然
第二, 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團結同學。 首先自己要尊重老師, 並教育孩子尊重老師, 維護老師的權威性, 與老師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與孩子的班主任及各科的任課老師建立聯繫。 利用接孩子、家長會等機會和老師進行具體的交流。 小學期間同學的交往是他們人生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開始, 要教育和引導孩子和同學友好相處, 團結友愛, 正面勸說和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 不要導致惡性循環。
Advertisiment

第三, 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心情。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多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 多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 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不要吝嗇讚美的語言。 可以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 比如伸出拇指、擁抱孩子等, 讓孩子感到自己一下子長大了, 有成就感。 要及時觀察孩子的表現, 做有心人, 和孩子親密交談, 耐心瞭解孩子入小學後的想法、困難, 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第四, 幫助孩子養成基本的學習生活習慣。 1.環境要求。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或書房、書桌, 書桌上不擺放與孩子學習無關的物品, 減少分心。 2.準備要求。 提醒孩子在做作業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比如喝好水、上好廁所、準備好作業本、削好鉛筆等。
Advertisiment
3.時間要求。 孩子能專心做作業的時間大約是20分鐘。 隨後讓孩子休息5分鐘左右, 做適當的放鬆。 第五,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
聽:教孩子學會傾聽。 讓孩子養成注視著對方眼睛傾聽他人講話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傾聽他人講話是對他人的一種禮貌和尊重,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 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話可以幫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
說:平時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學校的學習生活來調動孩子的說話興趣, 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也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 生活中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創造一些與人交流的機會。 發現孩子說話當中用上了什麼好詞語要大加鼓勵和讚賞, 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去積累發現和運用一些好詞句。

家長如何助孩子幼升小過渡自然
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閱讀興趣的培養應該說“言傳重於身教”, 愛讀書的父母一定能帶出愛讀書的孩子。
寫:可以有兩個方面的理解, “寫”一是書寫習慣, 二是寫作能力, 低年級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 一是保護好視力, 二是保障骨骼良好的生長發育。 孩子剛學寫字, 筆順要準確, 間架結構要穩。
第六, 幫助孩子和書本交朋友, 讓閱讀成為孩子終身的愛好。 根據人的發展關鍵期理論, 13歲以前是人的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
Advertisiment
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手段。 課外的閱讀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佔據70%的份額。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 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的閱讀總量應該在400萬字以上, 因此, 應該從入學開始就幫助孩子和書本交朋友, 讓閱讀成為孩子終身的愛好。
小編總結:幼升小銜接做得好, 過渡自然, 給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 所以, 家長們做到瞭解並掌握以上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方法是有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
(兼職編輯:sue)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