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感恩心理

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感恩心理

1. 養成感恩的習慣2. 利用各種節日3. 讓孩子學會給予

二、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注意事項

三、家庭教育的原則

1. 平等原則2. 尊重原則3. 感情交流原則4. 自由原則5. 統一原則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感恩心理

1、養成感恩的習慣

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 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裡,真心感受。 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做好示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媽媽幫爸爸做事時,爸爸要大聲地對媽媽說“謝謝”;媽媽接受爸爸的幫助,也要說一聲:“謝謝”;爸爸送給孩子禮物時,要告訴他這件禮物是爸爸給你的,你要感謝爸爸;這本書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謝謝哥哥姐姐。

Advertisiment
在這種氛圍中,孩子耳濡目染,漸漸接受這種最基本的禮儀,也學會向父母道謝,將感恩內化於人格之中。

2、利用各種節日

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感恩教育的載體。

Advertisiment
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

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節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3、讓孩子學會給予

偶爾“示弱”,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 比如假裝拿不動衣服,讓孩子幫忙拿一兩件;假裝累了,請孩子倒杯水給爸媽喝……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1、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干預太多,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務。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那麼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

2、不要讓孩子吃“獨食”。 從小讓孩子吃“獨食”,會讓他覺得他吃好東西、擁有好東西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難在以後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 一個不懂得關愛別人、關愛父母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3、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無求先應”,不要讓孩子擁有的東西來得太容易。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應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則堅決拒絕,並且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合理,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 同時,父母也不要預先對孩子承諾太多。

4、父母還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們卻愛給孩子一張笑臉,給孩子一些超脫的環境,怕艱難的現實生活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其實,如果父母們能經常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那麼孩子就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

5、父母要為孩子做出榜樣。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逢年過節給老人送禮物;如果老人離得較遠,應該經常給老人打打電話。

Advertisiment
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對長輩也有愛。 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教。

6、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當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 因為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而是讓他首先學習做人,這是他能好好讀書、把書讀好的基礎。 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家庭教育的原則

1、平等原則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促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辯是非,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而“獨裁”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許多家長覺得辛辛苦苦賺錢養孩子,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必須服從自己。這種觀念應該改變,要把孩子看做是與自己平等的人。

2、尊重原則

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們,有的家長只希望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不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申辯一下,否就對孩子大聲訓斥。這種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沒有自己的觀點。

3、感情交流原則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有書你讀,有飯你吃,有衣服你穿,還想什麼?”但人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4、自由原則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5、統一原則

家庭的教育要和學校統一,否則孩子無所適從。另外,家庭成員之間教育的觀念要一致,否則孩子不知道聽誰的,結果就誰的都不聽。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促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辯是非,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而“獨裁”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許多家長覺得辛辛苦苦賺錢養孩子,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必須服從自己。這種觀念應該改變,要把孩子看做是與自己平等的人。

2、尊重原則

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們,有的家長只希望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不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申辯一下,否就對孩子大聲訓斥。這種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沒有自己的觀點。

3、感情交流原則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有書你讀,有飯你吃,有衣服你穿,還想什麼?”但人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4、自由原則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5、統一原則

家庭的教育要和學校統一,否則孩子無所適從。另外,家庭成員之間教育的觀念要一致,否則孩子不知道聽誰的,結果就誰的都不聽。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人睡覺?

    你好,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肯的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老是哭的話,考慮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是有影響的,建議父母陪同孩子睡覺是比較好,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下降的,影響孩子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可以預防節後綜合征?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給孩子找玩伴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比如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多做一個小孩的飯也不會多花時間和費用,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人家去,讓他(她)學習和別人的父母交往,也能增加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情商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應該多讓孩子冷靜地思考問題,同時擺脫沮喪的情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