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省智力即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瞭解自己的智力。 國際2l世紀教育委員會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教會孩子懂得人類的多樣性、相似性和依存性, 而認識他人必須首先認識自己;無論是在家庭、社會還是在學校進行的教育, 都應首先使兒童學會認識自己;只有這樣, 兒童才能真正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人的反應;培養兒童情感同化的態度, 對其一生的社會行為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家長在提高孩子內省智力的時候, 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端正孩子的自我意識
家長要幫助孩子逐漸明確“自己是誰”的完整概念,
Advertisiment
1、正確認識自己。 家長應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 自己在許多方面與別人不同,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和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及其作用, 瞭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等。
2、正確認識家庭。 家長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家庭的多種獨特性, 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年齡、性別、外貌特徵、職業和文化程度, 知曉家庭的電話號碼、住址、住房結構、電器和交通工具等。
3、正確認識班級。 家長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同伴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 知道自己所在幼稚園和班級名稱、教師和同伴的姓名、性別、外貌特徵等。
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對自身價值的理解, 對自己值得尊重的程度的認識。
Advertisiment
1、尊重而不支配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指出:“沒有什麼東西能像發展中的兒童身心那樣值得愛, 值得尊崇, 值得服務。 ”家長要認識到孩子是有價值的人, 他們天真率直, 敢於幻想, 樂於探索, 值得家長學習和尊重;不要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無識的人或是自己的私有。
2、接納而不拒絕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長要學會蹲下身來, 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 承認、認可、接受孩子的各種嘗試和創造, 使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以提高孩子對自己尊重的程度,
Advertisiment
3、維護而不挫傷孩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自尊心是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 家長要時時處處維護孩子的自尊, 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 而不要在親朋好友或孩子的同伴面前大揭孩子的短處, 張揚孩子的弱點和過失, 以免挫傷孩子做人的尊嚴, 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
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年幼的孩子天性都很自信,
Advertisiment
1、診斷瞭解孩子。 孩子的自信心表現在語言、情感、行為等各個方面。 在評判孩子語言的自信心時,
Advertisiment
(1)是否能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如的說話;
(2)是否能用別人容易聽清的、正常的音調說話;
(3)別人叫他的名字時, 是否能有效地做出反應;
(4)別人和他說話時是否能看著對方;
(5)是否能主動與成人和同伴說話等。
2、恰當要求孩子。 有的孩子在進入幼兒期以前沒有受到良好的嬰兒教育, 自信心不足, 不敢與人交往, 對此, 父母不能操之過急, 對孩子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 可先讓孩子和小動物講講悄悄話、對著玩具大聲說話, 再讓孩子和熟悉的小夥伴講講故事、和不熟悉的成人進行交流。
3、鼓勵支持孩子。 教育家多籮茜·洛·洛爾特認為, 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 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而“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所以,父母要重視為孩子營造安全、寬鬆的心理環境,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譏諷。
促進孩子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孩子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能力、優點缺點進行判斷和估量,它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前提條件,對完善孩子的人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評價能力的發展經歷著一條漫長的道路(從評價他人到評價自己,從評價外部到評價內部,從單一評價到多樣評價,從簡單評價到複雜評價),家長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1、提高孩子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自我評價的獨立性主要指孩子能根據自己的見解,獨立地評價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是通過模仿成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對別人的評價,逐漸學會自我評價的,所以,父母既要公正地評估孩子,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又要幫助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更快的走向自我評價。
2、增強孩子自我評價的穩定性。自我評價的穩定性主要是指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前後相對不變,基本保持一致。教育實踐證明,孩子的自我評價是隨著家長態度及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所有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要求、教養態度、教育方式應和諧統一,前後一致,以免孩子無所適從,導致自我評價的動盪;應增加孩子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頻率和密度,豐富孩子的情緒體驗,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更加真實客觀。
3、發展孩子自我評價的全面性。自我評價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全面深刻,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強項,而且還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項。一方面,父母要指導孩子學會欣賞自己:通過比較,使孩子能意識到和過去相比,自己有了哪些進步,和同伴相比,自己有哪些優勢,並要求孩子記住自己的優點,自我欣賞,為自己喝彩。另一方面,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反思自己: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不足,並下決心控制自己的衝動,管理好自己的言行,矯正自己的過失。例如,孩子有挑食的毛病,雙休日時,父母就推舉他做家庭的“食物大臣”,負責制定全家人的“食譜”,同時也順勢向孩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們既要吃魚肉類的菜,也要吃黃瓜土豆類的菜。這樣孩子在制定食譜的過程中,會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明白各種食物應相互搭配、攝取均衡營養的道理,改正挑食的毛病。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而“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所以,父母要重視為孩子營造安全、寬鬆的心理環境,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譏諷。促進孩子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孩子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能力、優點缺點進行判斷和估量,它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前提條件,對完善孩子的人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評價能力的發展經歷著一條漫長的道路(從評價他人到評價自己,從評價外部到評價內部,從單一評價到多樣評價,從簡單評價到複雜評價),家長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1、提高孩子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自我評價的獨立性主要指孩子能根據自己的見解,獨立地評價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是通過模仿成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對別人的評價,逐漸學會自我評價的,所以,父母既要公正地評估孩子,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又要幫助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更快的走向自我評價。
2、增強孩子自我評價的穩定性。自我評價的穩定性主要是指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前後相對不變,基本保持一致。教育實踐證明,孩子的自我評價是隨著家長態度及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所有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要求、教養態度、教育方式應和諧統一,前後一致,以免孩子無所適從,導致自我評價的動盪;應增加孩子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頻率和密度,豐富孩子的情緒體驗,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更加真實客觀。
3、發展孩子自我評價的全面性。自我評價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全面深刻,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強項,而且還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項。一方面,父母要指導孩子學會欣賞自己:通過比較,使孩子能意識到和過去相比,自己有了哪些進步,和同伴相比,自己有哪些優勢,並要求孩子記住自己的優點,自我欣賞,為自己喝彩。另一方面,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反思自己: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不足,並下決心控制自己的衝動,管理好自己的言行,矯正自己的過失。例如,孩子有挑食的毛病,雙休日時,父母就推舉他做家庭的“食物大臣”,負責制定全家人的“食譜”,同時也順勢向孩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們既要吃魚肉類的菜,也要吃黃瓜土豆類的菜。這樣孩子在制定食譜的過程中,會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明白各種食物應相互搭配、攝取均衡營養的道理,改正挑食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