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

清潔衛生直接關係到小兒的心身健康。 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 此時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歲的幼兒接觸外界的機會比嬰兒期多了。 他們的好奇心強, 常常摸摸這個, 動動那個, 似乎對什麼都感興趣。 尤其喜歡撿地上的小石頭、小木棍、小紙片, 喜歡 玩沙、玩土, 這樣一來, 小手時常弄得髒兮兮的。 如果用小髒手揉眼睛, 易引起眼睛感染;用小髒手拿東西吃, 易造成腹瀉或腸寄生蟲病。 因此要培養小兒飯前、便 後洗手, 從外面玩回來洗手, 弄髒手後隨時洗的習慣。

Advertisiment
不用手或衣袖擦鼻涕, 教會小兒用手絹兒擦鼻涕和眼淚。  

臉雖不像手那麼容易弄髒, 但至少每天早起、晚睡前各洗1次。 洗臉的水溫要適宜, 洗臉時手要輕柔, 使小兒感到很舒服, 這樣小兒一般會願意洗臉的。 洗臉時避免把水或肥皂濺到小兒的眼、鼻中, 以免使小兒對洗臉產生恐懼或反感。

晚上入睡前要養成洗腳、洗屁股的習慣。 每次大便後也要洗屁股, 這樣可防止大小便刺激外☆禁☆陰皮膚粘膜, 引起局部瘙癢。 入睡前還應養成刷牙的習慣, 保持口腔衛生, 預防齲齒。 開始可用棉棍蘸溫開水擦洗小兒牙齒的各個面, 2歲後可試著用牙刷刷牙。

頭髮長了及時理, 指(趾)甲長了趕快剪。 夏季堅持每天洗澡, 其它季節每週洗2—3次。

Advertisiment
當幼兒還不會自己洗漱時, 可讓大人幫助安排洗漱的時間, 準備需要的物 品, 如毛巾、肥皂、盆、小凳等, 洗手的動作比較簡單, 開始成人可以幫助洗, 逐漸可讓幼兒試著自己洗, 成人在一旁稍加指點, 最後過渡到自己洗手。

習慣的培養應循序漸進, 堅持不懈。 不要因“特殊”情況破壞已養成的習慣;更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