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暴力傾向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 在家長的寵愛下, 任性頑皮,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的孩子以此作為一種資本, 呈現出明顯的暴力傾向, 這就不能不引起家長和社會的注意了。 我在一輛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約有9歲大的孩子, 一位戴眼鏡的中年人不小心踩了他一腳, 沒等那中年人說聲抱歉, 孩子就一拳砸破了那人的鼻子。 中年人捂著滿是鮮血的鼻子申辯了幾句, 那孩子傲慢地說:“下次坐車不長眼, 老子滅了你!”乘客被這情景震驚了, 紛紛批評那孩子, 可那孩子根本聽不進, 若無其事的下了車。

為什麼孩子這麼幼小就有這麼大的暴力傾向呢?其實,

Advertisiment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暴力傾向, 就像人被激怒了後就會自然而然要反抗和還擊, 不願意被動挨打一樣, 它是與生俱來的。 但有一種情況是, 暴力在一個孩子身上明顯成為了一種作風, 在處理事件的時候, 大多以“暴力”開路。 我們看到, 大部分孩子的暴力傾向來自父母。 因為父母常常以暴力方式懲罰孩子, 或在鬧意見時使用暴力, 孩子就有樣學樣。 這一點你要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暴力傾向嚴重的家庭, 孩子攻擊別人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而比較溫和的家庭, 孩子很少有暴力行為。 如何防止孩子有暴力傾向?這是我們家長必須關注的問題, 在這裡我介紹幾種預防孩子暴力行為的方法:

Advertisiment

第一, 父母本身不要成為粗暴的人, 動輒就大打出手。 不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對外人, 抑或是對孩子, 如果大打出手, 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這種後果是很嚴重的。

第二, 如果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時, 要設法加以疏導和壓制, 不可聽之任之。 疏導是主要的, 疏導就是不要壓抑情感, 鼓勵他傾訴;如傾訴後仍未能完全發洩, 可利用其他方式:如唱歌、大叫、運動等宣洩情緒。 在疏導的同時對孩子施加壓力是必須的, 因為家長的威懾力對孩子還是具有影響。 所以可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第三, 孩子要發作時, 要當機立斷對他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壓制。 採取先緩解後解決的辦法比較行之有效, 比如, 你可以抓住他的胳膊, 緊抱住他,

Advertisiment
或讓他獨處, 冷靜一下。 當事態得到緩解後, 你再進行有效的說服教育, 要瞭解他發作的原因, 分析他這種行為的深層次的原因, 以對症下藥。

第四, 不要採取“以牙還牙”“一物降一物”的方法對待孩子。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發作時, 不管三七二十一, 猛給孩子一耳光, 所謂要“打服了他”。 這在教育上是忌諱的, 因為孩子是打不服的, 更何況你這樣做只會增加孩子內心的暴力傾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