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改變寶寶的內向

你的寶寶是不是也很內向呢?不敢大聲說話, 不主動和別的孩子交流。 讓我們一起看下面的例子, 並且學習專家的意見。

如何改善寶寶的內向

我的寶寶現在已經1歲9個月了, 可是仍不會說話, 社交能力很差, 讓我非常苦惱。 寶寶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早產, 體重不足, 但都不嚴重(36周, 4 9斤), 5個月頭才抬得好, 10個月才會爬, 1歲兩個月會走, 整體發育滯後。 5個月前的早教做得不好, 但在醫院做了評估後就比較注意平時的教育。

他看上去非常內向, 從小就每天帶他在社區裡接觸其他孩子, 但一直以來他都不敢和其他孩子玩,

Advertisiment
有孩子走到他身邊他都會害怕地走開或哭著要抱。 別人拿了他的玩具不敢要回, 給回他也不敢接, 平時自己走路會避開孩子多的區域。 曾經上過早教課, 每次都在課堂上大哭, 只好“退學”。 8個月到1歲時, 最喜歡玩圈圈類的東西, 反復地轉, 反復地扔了又撿。 有段時間特別迷戀瓶蓋, 睡覺都拿著, 沒有瓶蓋就好像心神不寧。 現在特別喜歡氣球, 但也只是扔和撿。

我總覺得寶寶是一個特別害怕失敗的孩子, 總是沒有安全感, 這是為什麼呢?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改善他的“問題”。 小巫老師, 你能幫幫我嗎?

看了你的描述, 沒有看到一個“問題”多多的孩子, 反而只是看到一個相對正常的孩子, 他無非比較內向害羞容易膽怯而已,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孩子有很多。 跟開朗外向的孩子相比, 他們更加安靜, 更喜歡獨處, 不願意融入集體活動, 對他人戒備心更強, 也更容易感覺受到威脅, 更容易流露出恐懼情緒, 等等。

你的孩子剛剛1歲9個月, 他還沒有太多跟同伴交往的需求, 即使在一起玩兒, 也不大會出現合作遊戲, 而更多是平行玩耍, 也就是說, 各玩兒各的。 他目前的黏人、怕生、躲避人多的地方, 都是他這個年齡段正常的表現。 兼之他生性內向, 有些標誌性行為在他身上表現得更加突出, 僅此而已。

上天既然給了你這樣一個孩子, 比其他孩子看上去“弱”一些, 那麼既來之則安之。 他是獨一無二的, 他需要你的接納和保護, 而不是盯住他的“問題”不放, 總是想去糾正他。

Advertisiment
所以你也需要放鬆下來, 好好地接納、愛護、撫養你的孩子, 按照他獨特的需求和獨特的成長軌跡去滿足他, 而不是要求他跟其他外向孩子都一樣, 更不要給他貼標籤, 比如自閉症、害怕失敗、社交能力差, 等等。

你可以幫助他循序漸進地進行改善, 但是不要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 他目前最需要的還是確認親人對他的愛, 他需要首先建立家庭的安全感, 才能將注意力投向外界。 你也需要看到他這種性格的優勢, 恐懼、謹慎、怕生, 都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有些孩子對危險更加敏感, 所以顯得比較拘謹, 不願意做沒把握的事情。 這樣的孩子從成年人那裡需要更多的鼓勵、更多的耐心, 也需要更多的寬容和理解。 兒童社交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開發完善的,

Advertisiment
而是需要在無數次的反復體驗當中掌握, 害羞的孩子則往往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經驗。 他們不能馬上接觸很多人, 而是首先要跟少數比較熟悉的朋友小範圍接觸, 感覺有把握之後, 才能接觸更多人和環境。 因此, 與其帶他去院子裡隨機接觸鄰居小朋友, 不如將一兩個比較熟識的小朋友請到家裡來, 在他比較熟悉而放鬆的環境裡, 跟為數有限的同齡人進行互動。 等他掌握一些技巧和規律之後, 再擴大交往的範圍, 也不要一下子人很多, 一次五六個足矣, 慢慢地等他再大一些, 再成熟一些, 可以接受更熱鬧的場合時, 再帶他去人多的地方。

小編總結:孩子的內向既有先天決定的,

Advertisiment
也有家長教育失誤造成的。 不過都是可以通過正確的教育改善的。 一般來說, 嬰幼兒時期害羞的孩子到了學齡期就會有很大改善, 他們開始接觸不同的人, 會讓他們慢慢的接受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