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教給孩子必要的閱讀技巧

1.由淺入深, 由難到易

孩子能夠熟練朗讀文章, 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過程。 在最開始訓練的時候, 只要孩子能把單字念出聲音, 並瞭解單字的意義, 就已經算是達到了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 家長需要細心地聽孩子的發音, 糾正他們在發音方面存在的問題。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發音方面出現問題, 就會影響孩子對字義的準確理解, 進而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而孩子只有順利通過了-單字關”, 能夠念出單字並能理解字義, 才能逐步訓練他們朗讀片語、句子、段落直至整篇文章。

2.經常讓孩子朗讀給自己和別人聽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將孩子平時朗讀的聲音錄下來, 再放給孩子聽, 這樣可以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發音、語調、語氣等存在的問題。 當孩子朗讀大有進步的時候, 也可以偶爾讓孩子朗讀給家人、鄰居聽, 在大家的讚美聲中, 孩子能夠獲得一種被認可的感覺, 今後朗讀會更有積極性。 不過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動不動就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 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感覺。

3.重視對孩子的朗讀評價

孩子由於年齡小, 一開始總是把握不好朗讀的節奏、情感、意境等。 家長可以在朗讀實踐中引導孩子揣摩、領悟, 以培養孩子的朗讀能力。 孩子朗讀時, 家長應專心地聽, 朗讀之後, 可以給予一定的評價和分析, 這種評價必須是有效的評點,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簡單地、一概而論地說“好”與“不好”, 這樣不利於孩子朗讀水準的提高, 而且容易挫傷孩子讀書的積極性。 所以家長在評價時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哪個地方讀得好, 哪個地方還需改進。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使孩子讀有所思, 讀有所得。

4.鼓勵孩子大膽表現自我

有些孩子在剛開始進行朗讀訓練時, 因為害怕讀錯, 會漸漸產生膽怯、怕羞的心理, 在讀書時, 表現得聲音小, 聲調平, 毫無表情。 這時家長就要善於捕捉孩子的優點, 給以適當的鼓勵, 如“你一個地方也沒讀錯, 再有點感情就好了。 ”“你口齒很清楚, 就是聲音大點就更好了。 ”這樣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 有利於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心理, 大膽表現, 大聲朗讀。

Advertisiment

5.引導孩子在朗讀中求知

當然, 教給孩子朗讀技巧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更好地閱讀。 所以家長要緊緊抓住朗讀這一環節, 既放手讓孩子去誦讀, 又要使孩子不死讀書、讀死書。 比如孩子在朗讀一篇故事之前, 家長可以和他一起瞭解一下故事的主要內容。 孩子每讀完一篇文章或一個語段, 家長都可以引導他說說感想和體會, 從而啟發孩子在朗讀中思考, 在朗讀中求知。

相關用戶問答